怅望黄金屋,恩衰似越逃。
花生针眼刺,月送剪肠刀。
地近欢娱远,天低雨露高。
时看回辇处,泪脸湿夭桃。
怅望黄金屋,恩衰似越逃。
花生针眼刺,月送剪肠刀。
地近欢娱远,天低雨露高。
时看回辇处,泪脸湿夭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怨和孤独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苦痛。"怅望黄金屋"一句,既有物质上的失落,也蕴含着精神上的空虚。"恩衰似越逃"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花生针眼刺"、"月送剪肠刀"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心中的痛苦,如同花中藏针,月夜送来剪刀,不由自主地加深了内心的伤痕。这些意象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对个人悲哀命运的写照。
"地近欢娱远"、"天低雨露高"两句,通过空间距离的对比强调了作者与快乐、幸福的疏离感。欢乐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而痛苦如同降临的雨水,无处不在。
最后两句"时看回辇处,泪脸湿夭桃"则直接描绘了作者在回忆中流泪的场景。"回辇处"暗示了一种返朴归真之意,而泪水涟涟,更凸显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时间、空间感知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失落者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