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下牵衣小弟昆,如余鲁钝乏灵根!
甫从襁褓怀中出,况在干戈队里奔。
不舞恐为羊祜鹤,无才或是景升豚。
但教不遇流离苦,混迹渔樵亦感恩!
膝下牵衣小弟昆,如余鲁钝乏灵根!
甫从襁褓怀中出,况在干戈队里奔。
不舞恐为羊祜鹤,无才或是景升豚。
但教不遇流离苦,混迹渔樵亦感恩!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己亥春日感兴(其九)》。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忧虑,以及对个人才能与命运的反思。
首句“膝下牵衣小弟昆”,描绘了诗人对年幼弟弟的疼爱之情,弟弟紧紧牵着诗人的衣角,象征着亲情的紧密与依赖。接着,“如余鲁钝乏灵根”一句,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愚笨、缺乏天赋的自我认知,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不自信。
“甫从襁褓怀中出,况在干戈队里奔。”这两句描述了弟弟出生后不久,就遭遇战乱,被迫四处逃亡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苦难和不安。
“不舞恐为羊祜鹤,无才或是景升豚。”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羊祜鹤的故事,比喻虽无显赫之才,但能保持本分;二是景升豚的故事,比喻没有才能的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然可能没有出众的才华,但希望能像羊祜鹤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最后,“但教不遇流离苦,混迹渔樵亦感恩!”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即使平凡如渔夫樵夫,只要能避开战乱,过上安定的日子,也应心存感激。这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家庭生活的小切口,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君不见庐山瀑布三千尺,万古银河倚天碧。
又不见龙门初辟神禹功,九曲滔滔终向东。
是知观乎海者难为水,披图更悟其中理。
琤琮万?皆朝宗,涧壑渊渟清且泚。
我独悠然吟兴豪,会心在此原非此。
九江西来庐山高,飞流喷薄翻银涛。
白日松头雪花落,青天雨脚秋声号。
眼前倾覆何草草,世路不须惊蜀道。
洗尽淫洼两耳清,拍手云中招五老。
我怀谪仙歌浩歌,凉风万里来天河。
杜陵有客更相忆,头白不归将奈何。
君家杰阁连云起,遥瞰沧溟拍天水。
东吴佳气横九秋,震泽长风破千里。
有时飒沓来飞湍,潇潇五月生秋寒。
故人早得瀛洲趣,凭高何翅淩霄翰。
望中澎湃浩无极,太虚迫合舂朝夕。
银蟾席上采镜光,落景檐前挂丹碧。
知君对此欢未央,酒酣直欲窥扶桑。
及兹作县三山下,便濯烦燠为清凉。
未誇枚乘观涛赋,更忆庄生望洋处。
愧予亦有淮海心,为尔长歌发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