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铅华和露调,残妆洗却冻难消。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
冷艳分随朝日泮,寒威不受晚风飘。
棱棱绝胜孤山雪,差并江梅缀玉条。
青女铅华和露调,残妆洗却冻难消。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
冷艳分随朝日泮,寒威不受晚风飘。
棱棱绝胜孤山雪,差并江梅缀玉条。
这首诗描绘了霜花在冬日清晨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霜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青女铅华和露调”,巧妙地将霜花比作青女(传说中的霜神)调和的铅华与露水,形象地描绘了霜花在露水滋润下呈现出的晶莹剔透之感。接着,“残妆洗却冻难消”一句,通过比喻,暗示霜花如同被洗涤过的残妆,虽经严寒仍难以融化,强调了霜花的坚韧与不屈。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霜花比作铺满宫殿瓦片的银粟和堆积在板桥上的琼林,生动地展现了霜花的璀璨与壮观。接下来,“冷艳分随朝日泮,寒威不受晚风飘”则进一步描绘了霜花在朝阳照耀下逐渐消融,但依然抵抗着晚风的寒冷,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
最后,“棱棱绝胜孤山雪,差并江梅缀玉条”两句,将霜花与孤山雪、江梅相比较,赞美霜花棱角分明、晶莹剔透的特点,甚至认为其美胜过孤山之雪和江边梅花点缀的玉条,表达了诗人对霜花独特美的高度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
鸿雁何联翩,联翩西北翔。
西北旷何许,逝将之塞疆。
我有一书扎,缄之金玉箱。
将以遗所思,道路阻且长。
因风托羽翼,为尔立傍徨。
去时春草青,归当秋草黄。
草黄岁将晚,毛羽恐摧伤。
愿言爱毛羽,边塞多风霜。
碧落无尘秋气高,白云捲空如海涛。
山人避俗事幽讨,眼明八极穷秋毫。
就中匡庐有佳色,飞流倒泻三千尺。
初惊白虹饮涧泉,又疑玉龙挂岩壁。
万里长风吹不收,坐令毛骨寒飕飕。
漆园傲吏去已远,长庚仙人今在不。
我生素志亦丘壑,苦因笔砚相缠缚。
何当卜邻如此图,听水看山一生乐。
悠悠不能寐,恻恻与心违。
百岁若一瞬,怨言长分飞。
结发溯伊始,搴帷念馀辉。
纫兰坐崇阿,调弦拂金徽。
志愿各相许,窀穸幸同归。
岂期中道别,空馀衾与衣。
临风想德音,当窗拭残机。
往者既莫谅,嗣者安可希。
日暮飘风发,掩身固重关。
深居拥裘褐,一榻危如山。
榾柮奋残烬,稍亦能祛顽。
炎凉固人情,道在意自閒。
呼童命浊酒,一饮便酡颜。
颜酡不足羡,豪气时往还。
仲尼道高美,可望不可攀。
学圣圣之徒,不学发斯斑。
若射就由基,若木就输般。
致志在躬行,能言固非艰。
乌获未谓强,匹雏讵云孱。
不见邹国人,浩然塞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