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竹图》
《兰竹图》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张曲江,宋广平,堂堂志业竟无成,李猫半世握权衡。

司马公,程明道,道崇圣学空自好,獾郎引拟排诸老。

何须卷舌吟呜呜,试看荆榛兰竹图。

荆榛上耸高于石,兰竹空缘石之侧。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业与道德追求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张曲江”、“宋广平”、“李猫”、“司马公”、“程明道”、“獾郎”等,都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他们或在政治、学术领域有所建树,或因某种原因未能达成理想目标。诗人以“兰竹图”为背景,将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然界的植物——荆棘与竹子进行对比。

“张曲江,宋广平,堂堂志业竟无成”,开篇即点出两位历史人物虽有宏大的志向与事业,却最终未能实现理想。“李猫半世握权衡”,则以“李猫”比喻某位历史上掌握权力的人物,其一生虽在权力的舞台上活跃,但并未能留下真正的功绩。

接着,“司马公,程明道,道崇圣学空自好”,提到司马光与程颢(程明道),两人在学术上有着崇高的追求,但“空自好”暗示了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獾郎引拟排诸老”,则讽刺了一位试图挑战传统权威的人物,最终却未能成功。

最后,“何须卷舌吟呜呜,试看荆榛兰竹图”,诗人提出疑问,是否需要过分强调个人的不满与哀叹,不如欣赏自然界的景象。这里的“荆榛”象征着困境与挫折,“兰竹”则代表了坚韧与高洁。通过这幅“兰竹图”,诗人似乎在呼吁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不被外界的荆棘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纪事·其二

幸及西成早筑场,岁寒犹恐菜畦荒。

山村肉价何须问,近日鸡豚倍北羊。

(0)

赠玄溟鍊师

神仙中人毛外史,方瞳深碧虬髯紫。

了知大道本无为,况是谷神元不死。

偶因救旱驱玄溟,倒泻银河如建瓴。

功成不居拂衣去,洞庭渺渺君山青。

(0)

题介石斋

介石存中正,能为逸豫防。

砺金缘最劲,攻玉岂徒刚。

贞德南山配,神机北斗当。

补天应有待,五色烂文章。

(0)

幽兴·其一

回首红尘已息机,云山应不负心期。

晚来散步清溪上,策杖长歌觅紫芝。

(0)

秋兴·其二

栖栖裋褐闭柴扃,飒飒西风起洞庭。

晓树著霜千叶赤,秋虫悬户一丝青。

云昏塞北鸿书断,水落湖头战血腥。

回首可怜文物异,谁能提剑发新硎。

(0)

客中风雨述怀·其一

溪南连日雨昏昏,客况难禁不出门。

山岳阴风灵气伏,江湖秋水怒涛奔。

乘槎久待无边使,忧国徒怀奉至尊。

自起高歌看宝剑,大哉吾道许谁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