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节日变迁、车马阙楼、金石乐声等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以及对皇恩浩荡的赞美之情。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这两句点出了节日的变化与更新,也映射了社会的中正和谐。此处“中和”二字,不仅指节气的更替,也寓意着朝廷的中正之道。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轩车是高贵者所乘,双阙则是宫殿前两侧的楼台,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场所的宏伟。而曲江之滨,则是宴会举行的地点,为宴会增添了一抹自然美。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金石为乐器,铿锵指其声音;簪缨则是古代士人头饰,这里形容的是宴会上乐声与服饰的华丽和谐。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赞颂,以及万物在春天中得到滋润的情景。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慈恩泛指皇帝的恩德,这里通过“匝寰瀛”形容其广大无边;而“歌咏同君臣”则表现了臣子们一心向着君主,共同歌颂的和谐局面。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朝廷中正以及社会和谐的赞美之情。
鹤飞飞兮太清,波湛湛兮昼平。
翱游兮远望,见老人兮海之滨。
目炯炯兮方瞳,容汋约兮如英。
服靡靡兮霞矫,御清气兮泠泠。
时三秋兮既届,肇初度兮芳辰。
采芷若兮疏户,束茝兰兮成楹。
饭胡麻兮羞麟脯,酌桂醑兮蕙殽蒸。
介海若兮速驾,辂木公兮来宾。
吹笙兮子晋,鼓瑟兮湘灵。
安期兮河上,纷洗爵兮扬尊。
愿公寿兮无极,后天地兮常存。
汉持太阿授新室,炎光黯然光欲灭。
风尘倾洞天地昏,猰㺄竞食苍氓血。
猗与光武起舂陵,司隶威仪耆老泣。
昆阳一鼓虎豹奔,罔魑解首欃枪匿。
虹霓扫除日月开,赤精复吐山川色。
君臣会遇良有机,乾坤整顿无倒倾。
先生兀然独坐钓,羊裘蒙茸对空泽。
亦知天子即故人,不与四海俱臣妾。
翩翩长揖还富春,狂奴不住公卿列。
江流夜转鼋鼍寒,山气暝连风雨白。
吁嗟贤士各有志,相助岂必能相屈。
古来节义何代无,西京诸子今犹烈。
九鼎宁论汉家重,一丝何止千钧力。
画图彷佛清风生,尽濯贪颜洗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