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其二》
《秋兴·其二》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秣陵东下广陵船,一体繁华地接连。

遂有吹箫并仙侣,还同拾翠乱婵娟。

风飘睡鸭沈檀火,日傍骅骝锦绣鞯。

岂是芜城君不见,参军辞赋莫真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与扬州两地繁华相连的景象,以及其中隐含的仙侣之欢和自然之美。首句“秣陵东下广陵船”点明了地点,金陵与扬州相接,船只穿梭其间,展现了两地间的密切联系。接着,“一体繁华地接连”进一步强调了两地的繁荣景象。

“遂有吹箫并仙侣,还同拾翠乱婵娟”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吹箫引来了仙侣,拾翠则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活力,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风飘睡鸭沈檀火,日傍骅骝锦绣鞯”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风中飘动的睡鸭,仿佛在享受着温暖的檀香,而夕阳下的骏马,披挂着锦绣的鞍鞯,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生活的奢华与美好。

最后,“岂是芜城君不见,参军辞赋莫真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芜城,即荒废的城市,这里借指扬州,暗示了扬州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变化。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参军这样的文人墨客,也无法完全传达出扬州昔日的繁华与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金陵与扬州两地的繁华景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题倪元镇双树小景

百年片纸非朋贝,湖海收藏墨未昏。

金谷园中千万树,不知留得几株存。

(0)

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其三

泗园文脉接莲峰,姓氏曾收县志中。

只为书声消歇久,子孙谁免哭途穷。

(0)

题共节堂卷

翠袖天寒雪满林,几回空咏白头吟。

夜深独有幽闺月,照见共姜一寸心。

(0)

舟行晚咏

月出长河浪涌金,貂裘不怕夜寒侵。

雁声落处风初起,两岸芦花霜满林。

(0)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其四

欲持杯酒慰清寒,作底含愁不尽欢。

当领主翁珍重意,特回青眼为君看。

(0)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

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