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诗·其三》
《子夜诗·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闻道量沙是阿瞒,令人特地忆芳魂。

枭雄窃国虽无取,庙算成功亦足论。

珠玉卫生非在朴,生灵有泪直须吞。

可怜踏尽青青草,愁杀王孙望海门。

(0)
鉴赏

这首《子夜诗(其三)》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对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

首句“闻道量沙是阿瞒”,以“阿瞒”暗指曹操,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融入诗歌之中,引出对曹操的评价。接着“令人特地忆芳魂”,表达了对曹操之死的哀思,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怀念。曹操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枭雄,其功过是非历来备受争议,诗人在此处既肯定了他窃国的不道德行为,又赞赏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与智慧,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多维度的审视。

“枭雄窃国虽无取,庙算成功亦足论”,这两句是对曹操的辩证评价,既指出其手段的不当,也承认其在战略和政治上的高超才能。这种既批判又肯定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珠玉卫生非在朴,生灵有泪直须吞”,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影响。诗人认为,尽管英雄人物能够带来一时的繁荣与秩序,但他们的决策往往以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为代价。这不仅是对曹操的批评,也是对所有历史人物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与荣耀的同时,不应忽视普通人的福祉。

最后,“可怜踏尽青青草,愁杀王孙望海门”,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青青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王孙望海门”则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整首诗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以及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0)

送石曼卿赴阙

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

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

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

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0)

夏日诗

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桐枝覆玉槛,荷叶满银塘。

轻扇摇明月,珍簟拂流黄。

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

才人下铜雀,侍妓出明光。

歌声越齐市,舞曲冠平阳。

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妆。

共欣陪宴赏,千秋乐未央。

(0)

双行缠·其一

朱丝系腕绳,真如白雪凝。

非但我言好,众情共所称。

(0)

望雪诗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

倏忽银台构,俄顷玉树生。

绵绵九轨合,昭昭四区明。

(0)

怀丁鹤年高士

白云生虚堂,沧江夜来雨。

念子素抱清,守道犹处女。

离别月几圆,流光歘如许。

佳期怅芳岁,缅怀在知己。

爰我山中癯,旷焉隔秋水。

结佩贻远情,含睇不能语。

松花再开时,愿言寄千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