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兔罝》
《兔罝》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qín / shījīng

[1],zhuó[2]zhīdīngdīng

jiūjiūgōnghóugānchéng

[1],shīzhōngkuí

jiūjiūgōnghóuhǎochóu

[1],shīzhōnglín

jiūjiūgōnghóuxīn

注释
肃肃:整饬貌,密密。
罝:捕兽的网。
椓:打击。
丁丁:击打声。
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公侯:周封列国爵位之尊者,泛指统制者。
干:盾牌。
城:城池。
干城,比喻捍卫者。
逵:九达之道曰“逵”。
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仇:通“逑”。
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中林,林中。
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注释2

⑴肃肃(suō):整饬貌,密密。罝(jū 居):捕兽的网。

⑵椓(zhuó 浊):打击。丁丁(zhēnɡ 争):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⑶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⑷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盾牌。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者。

⑸逵(kuí 魁):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⑹仇(qiú 求):通“逑”。

⑺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

⑻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翻译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译文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赏析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罝”,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同时也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令人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赳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于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此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将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狩猎场景的图画,通过对兔网(兔罝)和武夫公侯活动的反复描述,展示了古人生活中的一个侧面。每两句一组,以“肃肃兔罝”开启,每组最后以“公侯……”结尾,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这首诗中,“兔罝”是捕捉兔子的工具,而“武夫”则是指力量强悍的人,他们或许是贵族、官员的卫士或打猎的参与者。通过对他们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权力结构。

诗中反复使用“赳赳”一词来形容武夫之强悍和勇猛,而“公侯”则代表着贵族阶层,他们与“兔罝”和“武夫”的结合,既体现了狩猎活动的盛大,也暗示了统治阶级对资源和权力的掌控。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话语和节奏,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动感和力量的场景中,同时也透露出古代社会结构的某些信息。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社前

欲社先知雨,将归未见花。

那能长作客,夜夜梦还家。

(0)

八月二十二日回过三沟

不见沙上双飞鸟,莫取波中比目鱼。

重过三沟特惆怅,西风满眼是秋蕖。

(0)

秦楼月/忆秦娥

春宵短。香闺寂寞愁无限。愁无限。

一声窗外,晓莺新啭。起来无语成娇懒。

柔肠易断人难见。人难见。这些心绪,如何消遣。

(0)

雪中同赵仓从之泛舟饯钱宪文季酒中剧谈汉事临别文季索诗赋四十韵以寄

冬序玄以冥,闭塞乃其职。

巧作六花飞,与天为粉泽。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积。

坐令宇宙间,万象变颜色。

霜肃特加厚,月皎更留迹。

晚节答造化,有此足清白。

今日此何日,双橹鸣大舶。

清溪照红妆,醴酒障行客。

莫言山水兴,萧散竟何益。

莫作儿女恋,黯然空戚戚。

有诏起闻人,意远理可即。

王所切经纶,言路倚忠直。

锄梃弄湘南,铁甲泠河北。

仓廪竭江外,蒙袂窘朝籴。

隐忧关念虑,閒暇已偪仄。

忽作一尺围,此事费紬绎。

先生持论高,践履我所识。

酒酣技已痒,汉事多发擿。

仲舒智似愚,纾缓却端的。

公孙巧乃拙,迎合屡倾侧。

缟衣纷陆离,见睍立消释。

惟有真实在,拍拍满胸臆。

雄辩醉得醒,温言寒褪力。

谁知百丈外,霏屑散珠璧。

须臾鼎分袂,眷恋语离席。

篙师与徒御,酥酪在肘腋。

此行朝雪宫,忧乐任指摘。

表沴戒袤丈,呈瑞伫盈尺。

勿棹子猷船,忽穿东郭屐。

高卧更何为,精神见肝膈。

归来情绪恶,胶舟隐沙砾。

辗转意悠哉,隐几不能息。

明年兆多黍,今年滋宿麦。

我居官得禄,我去家可食。

俯仰足欢颜,广厦庇仁宅。

想见燮调人,谠议进君德。

先生训故考,微小发幽赜。

七篇粗可意,馀子无为役。

持此力行之,愿以间谗慝。

盛哉孔孟心,万世信经籍。

(0)

湖庄杂诗·其一

万顷苍茫外,三年种植初。

路回深吠犬,藻密暗游鱼。

旧酒春同盎,新茶雪不如。

稍修遗老传,忘答故人书。

(0)

送腊

谓向年前稍自宽,恼人时序故多端。

几回水落还添浦,百样天晴却转寒。

未有梅开供探讨,若无酒遣太衰残。

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