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

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曾丈鹤林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首句“海外重寻旧钓台”,展现了一种跨越千里的追寻与重逢,仿佛在遥远的海外找到了往昔的回忆与友谊的港湾。接着,“海涛千里一帆开”以壮阔的海上景象,象征着友情的广阔与深远,如同浩瀚的海浪中的一叶扁舟,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希望。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相聚而忙碌,鱼鸟也因彼此的亲近而频繁来往。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细腻。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与赞美,认为其高洁的品行足以引领世俗,即便是细微的尘埃也不敢轻视。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

最后,“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停泊,共同攀登圭峰,欣赏那里的苔藓与美景。这种对未来相聚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求叶仲舆写墨竹扇面

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

延平官舍斩伐馀,稽山倦客心烦纡。

先生抛官南海来,胸中丘壑争崔嵬。

笔端造化夺天巧,箨龙一夜惊春雷。

素绢团团剪秋月,愿染玄霜写幽绝。

萧然便觉风雨生,顷刻清寒屏炎热。

昔时与可称绝伦,息斋近世尤逼真。

我持此扇出门去,要使袜材咸萃君。

(0)

送郑学可赴平江学道书院长

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濛。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

我当踵季札,观风一来同。

(0)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一

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

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0)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其十二

门外清溪水气寒,喜无尘俗事相干。

重阳谁共尊中酒,忍见黄花白露漙。

(0)

余患肺病徐子苍寄诗问安次韵答之·其二

深巷沈沈白昼间,一区林屋自清宽。

业多尚觉身为患,虑遣应无心可安。

(0)

客中见菊

病骨惊寒欲授衣,年来身世更支离。

菊花相见浑如旧,何事诗人鬓易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