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
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
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曾丈鹤林的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情。首句“海外重寻旧钓台”,展现了一种跨越千里的追寻与重逢,仿佛在遥远的海外找到了往昔的回忆与友谊的港湾。接着,“海涛千里一帆开”以壮阔的海上景象,象征着友情的广阔与深远,如同浩瀚的海浪中的一叶扁舟,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希望。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相聚而忙碌,鱼鸟也因彼此的亲近而频繁来往。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细腻。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与赞美,认为其高洁的品行足以引领世俗,即便是细微的尘埃也不敢轻视。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
最后,“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停泊,共同攀登圭峰,欣赏那里的苔藓与美景。这种对未来相聚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
延平官舍斩伐馀,稽山倦客心烦纡。
先生抛官南海来,胸中丘壑争崔嵬。
笔端造化夺天巧,箨龙一夜惊春雷。
素绢团团剪秋月,愿染玄霜写幽绝。
萧然便觉风雨生,顷刻清寒屏炎热。
昔时与可称绝伦,息斋近世尤逼真。
我持此扇出门去,要使袜材咸萃君。
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濛。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
我当踵季札,观风一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