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波涛壮,秋深鼓棹前。
飞空多陨石,失木有惊猿。
洒遍时时雨,晴开处处天。
篙工罢锣鼓,此地出神仙。
三峡波涛壮,秋深鼓棹前。
飞空多陨石,失木有惊猿。
洒遍时时雨,晴开处处天。
篙工罢锣鼓,此地出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三峡波涛壮,秋深鼓棹前"一句,勾勒出了三峡雄伟的气势和秋天特有的景象,其中“鼓棹”形容波涛声如同战鼓一样震耳欲聋。
接着,“飞空多陨石,失木有惊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飞翔的石头与坠落的树木、惊吓的猿猴,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生机,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感受和敬畏。
"洒遍时时雨,晴开处处天"两句,则描绘了雨过天晴后那种既神秘又明朗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不断变化却又自有规律的美妙。
最后,“篙工罢锣鼓,此地出神仙”一句,以“篙工”和“锣鼓”的停歇为契机,点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这里能孕育神仙的想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寓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三峡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现力,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悠远的艺术效果。
花扑春缸,满座香浮竹叶。君家兄弟,较河东无别。
襟期磊落,只有文章心热。朝回无事,弄吟风月。
锁院抡才,奏湘灵、总人杰。九方一顾,把马群空绝。
劝尽此觞,难得早梅如雪。况逢长至,长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