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观分明到眼惊,他心通尽意身生。
凭谁拈笑分宾主,水月空轮挂宝璎。
鼻观分明到眼惊,他心通尽意身生。
凭谁拈笑分宾主,水月空轮挂宝璎。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和梅花百咏诗(其九十)照镜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和感悟。首句“鼻观分明到眼惊”,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表达了对梅花香气的强烈感知,仿佛香气直接穿透鼻观,直达眼底,令人惊叹。次句“他心通尽意身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暗示梅花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仿佛梅花能洞悉诗人心意,二者心意相通。
第三句“凭谁拈笑分宾主”,诗人以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主人,自己则是客人,借梅花的微笑表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仿佛梅花在无声中传递着欢愉,不分主客,共享美好。最后一句“水月空轮挂宝璎”,以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悬挂着珍贵的宝璎珞,比喻梅花照镜时的清雅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将其比作水中月,空灵而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赞美了梅花的清香、精神以及与诗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了王夫之诗歌中的禅意和自然之美。
春风吴苑梦凄凉,柳色如云惹恨长。
鸟喙祇堪同患难,蛾眉何事管兴亡。
乌鸢自乐空山静,麋鹿来游野草长。
一片古愁无写处,满城钟鼓送斜阳。
种菊东篱下,菊密荒疏篱。
掇英浥坠露,想像渊明诗。
猗嗟子龙子,磊落山林姿。
钦翘二三客,异郡同襟期。
而我何为者,俛首供丁推。
宁复饮我酒,欢饫均嬿私。
乃知意气合,岂计新相知。
蹇予久衰曳,素发飒已垂。
何能借九翮,一朝奋天池。
但当对菊饮,与君赓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