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一》
《寄元美·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蓟门城上月婆娑,玉笛谁为出塞歌。

君自客中听不得,秋风吹落小黄河。

(0)
鉴赏

这首诗《寄元美(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诗中以“蓟门城上月婆娑”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边关月夜的景象,月光洒在城墙上,仿佛在轻舞慢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苍凉的氛围。接着,“玉笛谁为出塞歌”一句,将读者引入到边塞特有的音乐情境中,玉笛声悠扬,仿佛是为远征的将士们而奏,表达出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思念。

“君自客中听不得”,诗人通过想象远方友人听到这笛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这里的“听不得”既指客观上的无法亲耳聆听,也暗含着对友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之苦的同情与理解。

最后一句“秋风吹落小黄河”,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情感的寄托,秋风起,黄河水波动,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更寓意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黄河水般绵延不绝,难以遏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菩萨蛮·吹箫人去行云杳

吹箫人去行云杳。
香篝翠被都闲了。
叠损缕金衣。
是他浑不知。
冷烟寒食夜。
淡月梨花下。
犹自软心肠。
为他烧夜香。

(0)

蝶恋花·小立东风谁共语

小立东风谁共语。
碧尽行云,依约兰皋暮。
谁问离怀知几许。
一溪流水和烟雨。
媚荡杨花无着处。
才伴春来,忙底随春去。
只恐游蜂粘得住。
斜阳芳草江头路。

(0)

好事近·春事恰平分

春事恰平分,南极夜来星瑞。
闻道都曹初度,拥万红千翠。
长才杰出应时须,一郡赖纲纪。
看即诏还入觐,上鸳行班里。

(0)

贺新郎 题吴江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
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
恨无人、与共秋风,脍丝莼缕。
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
俄皓月、飞来烟渚。
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
歌欸乃,过江去。

(0)

木兰花慢·渐秋空向晚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故把春风娇面,向人逞艳呈芳。
看来毕竟此花强。
只是欠些香。
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梁。
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
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

(0)

永遇乐·青幄蔽林

青幄蔽林,白毡铺径,红雨迷楚。
画阁关愁,风帘卷恨,尽日萦情绪。
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
惜韶容、匆匆易失,芳丛对眼如雾。
巾欹润里,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
解箨吹香,遗丸荐脆,小芰浮鸳浦。
画栏如旧,依稀犹记,伫立一钩莲步。
黯销魂,那堪又听,杜鹃更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