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周御史二十韵》
《寄周御史二十韵》全文
元 / 杨载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同游河北后,共抵浙西初。

独倚知心旧,翻成会面疏。

三年仍契阔,万里更吹嘘。

小子无奇气,先生有过誉。

见称司马赋,求授夏侯书。

仓卒排归计,淹留著寓居。

已非兴俊逸,犹是主痈疽。

名士多亲我,诸公或请予。

驾言将采芑,即事欲连茹。

顾尔伤流矢,居然恨倚闾。

惊心闻杜宇,过眼易蟾蜍。

忽召抽金匮,俄徵论石渠。

文章殊贾马,谋略匪严徐。

薄技终难效,穷愁只自如。

尚矜存弊履,不肯曳长裾。

与作栖梁燕,宁为呼辙鱼。

仪形长日想,怀抱几时摅。

奏疏闻当宁,抽毫待直庐。

乌台弦既改,鳌禁席仍虚。

马首何由见,分光兴有馀。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的《寄周御史二十韵》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周御史的深厚情谊和别后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首句“同游河北后,共抵浙西初”,回忆起两人共同的旅行经历,从北地到江南,从相聚到离别,情感细腻而真挚。接下来的“独倚知心旧,翻成会面疏”两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彼此仍是老友,但见面的机会却变得稀少,凸显出友情的珍贵和不易。

“三年仍契阔,万里更吹嘘”则进一步强调了分别后的相思之苦,虽相隔万里,但心却始终相连。接着,“小子无奇气,先生有过誉”两句,通过自谦和赞美对方,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尊重。

“见称司马赋,求授夏侯书”提到友人的才华和地位,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欣赏和自豪。随后,“仓卒排归计,淹留著寓居”描述了友人因公务繁忙而不能常聚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事业的支持和理解。

“已非兴俊逸,犹是主痈疽”一句,可能暗含对友人处境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肯定。接下来的“名士多亲我,诸公或请予”则展示了诗人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名声的推崇。

“驾言将采芑,即事欲连茹”两句,可能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接下来的“顾尔伤流矢,居然恨倚闾”则表达了对友人遭遇困难的同情和对友人家庭的牵挂。

“惊心闻杜宇,过眼易蟾蜍”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忽召抽金匮,俄徵论石渠”描述了友人突然被召回朝廷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仕途的关注。

“文章殊贾马,谋略匪严徐”两句,可能是对友人才华和策略的赞誉,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个性的赞赏。接下来的“薄技终难效,穷愁只自如”则表达了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谦,同时也对友人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表示敬佩。

“尚矜存弊履,不肯曳长裾”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友人坚守本色、不趋炎附势的品质。最后,“与作栖梁燕,宁为呼辙鱼”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像燕子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而不是像困于车辙中的鱼一样受束缚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自身和友人品格的赞美。语言流畅,用典贴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杨载

杨载
朝代:元   字:仲弘   籍贯:浦城(今福建浦城县)   生辰:1271—1323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猜你喜欢

九日

此会登楼岁几更,故园回首独伤情。

松枯菊悴空三径,雨骤风驰尚满城。

不信天高愁日远,可能地僻待时清。

避灾倘许随桓景,愿向山陬学耦耕。

(0)

寄怀陈子鹤司寇

闻道版舆花外旋,慈云应护德星躔。

百年甘旨宜乡味,四海勋名望众贤。

身在江湖心魏阙,天然水木地平泉。

谁知融泄兰陔内,万里安危两念悬。

(0)

《机灯课读图》,为招鹤舟题,兼寄其兄铭山明府

儿共书灯女共机,此情何日慰慈闱。

诸孤在抱眼中泪,游子思归身上衣。

老屋荒寒花自发,白云淡宕雁分飞。

天涯应惬门闾望,烛影团圞乐晚晖。

(0)

旅兴·其四

曼声吟断处,比舍笑言哗。

醉梦由柯蚁,官私总井蛙。

相亲惟有月,欲赏已无花。

我亦耽行乐,天空隐碧霞。

(0)

挽顾许夫人

肠断怯空房,词客都从潘岳例;

难忘搜尽箧,清门永忆蕙丛贤。

(0)

赠阿男

生小未尝离阿母;愿天速变作男儿。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