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山人之燕》
《送李山人之燕》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古风

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

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

(0)
鉴赏

这首诗《送李山人之燕》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克己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与君把臂临黄河”,以黄河为背景,描绘出送别的场景,黄河的壮阔与不舍之情相映成趣。接着,“缺壶声里度悲歌”一句,通过乐器的声音渲染出离别的悲伤氛围,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两句,通过饮酒宴席的场景,表现了离别前的欢聚与不舍。酒杯中的半满,预示着离别的无奈;而千里之外的东风,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距离与时间的无情。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霓”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美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讽刺。夷齐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坚守节操的敬仰;而“看人鼻孔吹虹霓”则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虚伪与傲慢。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两句,直抒胸臆,鼓励友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应轻言放弃,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与实现目标,而非仅仅停留在生前的名声或成就上。

最后,“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抱负未展的惋惜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在暮春时节,客舍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面对未知的挑战。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作为结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收束全诗,既是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卢沟桥畔的柳树与满地飘落的杨花,既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也是离别愁绪的载体。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自赞·其二

读书不识字,行脚不会禅。

有拳爷不识,有口佛不吞。

惟康第一莫学他,学他陷汝到黄泉。

(0)

致轩赵使君领客及妻子入山即事原韵

戴家湖上宅,近市有山林。

雨足四郊润,云低尽日阴。

竹疏和翠减,松老受春深。

留得行窝住,楼头午漏沉。

(0)

陈了翁祠

一窗南日照芳祠,忧国空存两鬓丝。

更化早知成绍述,平舟悔不用元龟。

(0)

颂古·其五十八

电火光中休草草,剑轮锋上莫忉忉。

等闲却放全身入,终不当头犯一毫。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二

大地是个解脱门,三世诸佛一口吞。

将为雪峰有奇特,却来谩我好儿孙。

(0)

颂古五十七首·其五十四

恰似初生月,两口无一舌。

到了曲弯弯,把火入牛栏。

问他以手便斫额,猴黑谁知有猴白。

向后失目果然是,要见长人过深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