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识字,行脚不会禅。
有拳爷不识,有口佛不吞。
惟康第一莫学他,学他陷汝到黄泉。
读书不识字,行脚不会禅。
有拳爷不识,有口佛不吞。
惟康第一莫学他,学他陷汝到黄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的《自赞(其二)》,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和警示。诗中通过四个对比,形象地揭示了两种看似相反但实际上同样不可取的情况:
1. "读书不识字,行脚不会禅":前半句讽刺那些虽然读书却不理解书中的深意,后半句则指出修行者徒有行走江湖的表象,却没有真正领悟禅宗的内涵。
2. "有拳爷不识,有口佛不吞":这里“拳爷”可能指的是武术高手,但不识字;“口佛”指只会说佛法,却不实践。这两句强调了空谈理论而不付诸行动的虚伪。
3. "惟康第一莫学他,学他陷汝到黄泉":诗人认为,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值得效仿,学习这种不实不干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同陷入深渊,直至死亡。
整首诗以简洁的对话形式,寓言般地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切勿空谈误事。
缇室初回律管阳,貂裘还是旅殊乡。
可堪身向三湘远,更觉愁随一线长。
棣萼相思劳梦寐,郊禋成礼想旂裳。
羁臣与国同休戚,老眼犹期见治康。
湖光如镜平,风雨一摇荡。
蜿蜒舞翠蛟,汹涌叠银浪。
帆樯走阵马,势出霄汉上。
吾生幸可惜,何事鱼腹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