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赏得真滋味,舌敝唇焦。舌敝唇焦。
闻说忙时愁恨俱能消。
旧山重叠浓云外,梦又难抛。梦又难抛。
也冒黄尘独自过红桥。
如今赏得真滋味,舌敝唇焦。舌敝唇焦。
闻说忙时愁恨俱能消。
旧山重叠浓云外,梦又难抛。梦又难抛。
也冒黄尘独自过红桥。
这首《采桑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首句“如今赏得真滋味”,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似乎在品味生活的真谛,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理解后的满足与感慨。接下来,“舌敝唇焦”四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深入探讨、品味生活的艰辛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和不辞辛劳的精神状态。
“闻说忙时愁恨俱能消”,这一句转折,似乎是在说忙碌的生活能够冲淡内心的愁绪与痛苦,暗含着对忙碌生活的某种肯定与接纳。忙碌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消除内心负面情绪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旧山重叠浓云外,梦又难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旧山”比喻为过去的回忆或理想中的地方,而“浓云”则可能象征着现实的困扰或困难。即使在梦中,诗人也无法摆脱这些困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也冒黄尘独自过红桥”,这一句以“黄尘”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而“红桥”则可能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美好之地或是某种精神寄托。整句话传达出诗人虽然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但依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追求心中那份纯净与美好。
综上所述,《采桑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植杖踞磐石,邂逅跄踉师。
叩之何方来,偃息招鼋池。
杭芦访莼江,临流弄涟漪。
春老芳事歇,风前蒲差差。
人景与心会,聊以声吾伊。
作茗话今昔,几逢夜壑移。
达哉无住想,遥与蒙庄期。
名似囿于物,非庄所能知。
三语三不答,出门宾晴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