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愈后隐居生活的场景。开篇“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表明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病痛之后,鬓发已经斑白,而家中的大门显得异常寂静。这两句传递了一种岁月流逝和孤独感。
接下来的“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物品的荒废状态。书籍因虫蛀而受损,酒樽被厚重的尘土所覆盖,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和无人问津的象征。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景观依旧美丽。“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一句通过对池塘中的菰蒲草和细雨,以及小径上兰花与野蕙草散发的清香,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
最后,“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乐趣。他不再关心外界的喧嚣,甚至连那些来访者也不再往来了。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隐士在病愈后重获心灵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