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幽窗掩独眠,博山清昼起孤烟。
南朝弱态憨偏好,西子愁眉忍更妍。
来梦草香怀夕夕,断肠书字袖年年。
阑干一曲无多地,才著思量便渺然。
花影幽窗掩独眠,博山清昼起孤烟。
南朝弱态憨偏好,西子愁眉忍更妍。
来梦草香怀夕夕,断肠书字袖年年。
阑干一曲无多地,才著思量便渺然。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个人(其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花影幽窗掩独眠”以花影和幽窗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寥,暗示了内心的空虚。"博山清昼起孤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氛围,博山炉中升起的一缕轻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绪飘散。
接下来两句“南朝弱态憨偏好,西子愁眉忍更妍”运用典故,将主人公比作南朝娇弱而痴情的女子,以及西施般含愁带怨的美丽,展现了她深沉的情感世界。"来梦草香怀夕夕,断肠书字袖年年"通过梦境中的草香和书信中的字迹,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无尽的相思之情。
最后两句“阑干一曲无多地,才著思量便渺然”以阑干作为情感的寄托,暗示主人公思绪万千,但空间却显得狭小,一旦开始追忆,那份情感就变得遥远而模糊。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描绘和感慨。
微波一带横塘绕,绿杨枝、向人陪笑。
芳径落梨花,衬花外、裙衫窈窕。
蛾眉澹拂远山青,听轻脆、数声啼乌。
乍暖不凉天,约佛诞、黄昏到。
郁罗仙境无烦恼,蕊珠宫、七言哦妙。
一片步虚声,又吹入、春风别调。
闲云野水亦因缘,记梦里、香清诗好。
梦遍天涯路,问何处、无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