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凤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
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
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
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
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仗谁扫。
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凤皇凤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
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
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
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
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仗谁扫。
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这首宋诗《凤皇台》是倪垕所作,通过对凤凰台的描绘,寄寓了丰富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首句“凤皇凤皇几千载,凤皇已去台空在”以凤凰的传说象征往昔的辉煌,暗示凤凰台虽存,但往日的繁华已逝。接下来的“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通过燕雀与蛟龙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英雄豪杰的怀念。
诗人回忆二十年前的游览经历,“野田白鹭涵清秋”,画面宁静而清新,与今日的宴饮宾客形成对比,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慨。“饭盂有饭思貔貅”一句,借吃饭之景,暗喻对昔日战将的追忆,表达了对勇猛将士的敬仰。
“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仗谁扫”进一步抒发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忧虑。“柳外闲愁”四字,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最后,诗人以“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收尾,笑中带泪,自问江山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青春与壮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凤皇台为载体,融合了历史沧桑、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灌莽何萧萧,白日虎攫人。
谁谓虎攫人,壮士折其樊。嗟我乳虎,宁逢汝怒。
猛虎食我,不破我釜。铜牙伏机,公取其皮。
公取其皮,吏来择肉,倾我釜中糜。
哀哉负刍子,朝出暮不还。
有伥窥门中,闭门恐是虎而冠。
蒺藜喧喧作书寄猛虎,我归汝狸贫村牙齿已不完。
夜雨继以日,京兆报优覃。
大云势遍满,想必逮畿南。
越两日章至,普被春泽酣。
欣承益悚惕,敢曰有秋占。
因忆迩年来,齐豫每先沾。
乃延及都下,率成例事谈。
此番实先彼,望外幸何堪。
翻为齐豫望,佳音伫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