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红儿诗·其八十五》
《比红儿诗·其八十五》全文
唐 / 罗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红儿不向汉宫生,便使双成谩得名。

疑是麻姑恼尘世,暂教微步下层城。

(0)
翻译
红儿没有出生在汉宫中,即使麻姑得到了虚名。
可能是因为麻姑厌倦了尘世,暂时让她的轻盈脚步从天宫降到人间。
注释
红儿:虚构的人物,可能象征着美貌或仙子。
汉宫:古代中国的皇宫,这里指仙境。
双成:传说中的仙女,常与麻姑一同出现。
谩得名:徒有虚名,实际上并未实至名归。
麻姑:道教神话中的仙女,据说能长生不老。
尘世:人间,世俗世界。
微步:轻盈的步伐,形容仙子的飘逸。
层城:指天宫,道教中认为天有九重,故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名为《比红儿诗(其八十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不满和逃离尘世的愿望。

"红儿不向汉宫生,"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意在喧嚣的皇宫中出生,要是能够选择,他宁愿避开那繁华与权力之争的地方。这里的“红儿”通常指代美好而高贵的事物,比如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的东西。

"便使双成谩得名。" 这句话中的“双成”,可能是指某种事物或者情感的双重体现,而“谩得名”则意味着即使是在虚幻中也能获得美好的名字或荣誉。这两句结合起来,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在幻想中,他也不愿意与污浊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疑是麻姑恼尘世," 这里“麻姑”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女,她们常被描绘为清高脱俗、不染尘世之人。诗人怀疑是否正是因为对尘世的烦恼和厌倦,才有了下一句的行为。

"暂教微步下层城。" “微步”意味着轻盈的脚步,“下层城”则可能指代更为宁静、远离喧嚣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望,希望能够暂时离开尘世间的纷争和烦恼,寻找一片清净之地。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通过借用“红儿”和“麻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与纯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

作者介绍

罗虬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妓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已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追念红儿之冤,于是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一百首,以比红儿,名曰《比红儿诗》。盛传于世。
猜你喜欢

煮梅雨

五月黄梅雨,青苔翠不消。

呼童支白石,安鼎煮香潮。

(0)

槜李天宁寺寺有严助墓

祗林辉胜域,古郡辟莲台。

初地恒沙静,诸天梵月开。

鹫峰依崒嵂,鸡岭拥崔嵬。

香盖云常绕,珠毫夜自回。

函经龙藏启,闻法雁王来。

花鬘空中雨,钟声下界雷。

承明题墓去,衣裓礼真回。

风外时飞锡,河流可渡杯。

现身分色相,凡眼尚尘埃。

便欲超神谛,无因辨劫灰。

幻观穷一切,證圣本秭垓。

悟后俱无着,何当置辩才。

(0)

棠梨

二月东风遍野棠,莺花一片两茫茫。

重门深掩同寒食,红雨无人自夕阳。

芳草墓田黄蝶路,村姬茅舍白云庄。

疏篱一任开还落,何处春游枉断肠。

(0)

句·其七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0)

并头牡丹

绣围合锦出花房,照影双来各自香。

髣髴仙姝标琬琰,参差姚汭拥英皇。

才人入座争联壁,明镜分娇笑竞妆。

独许比肩花下宿,故教文綵赠鸳鸯。

(0)

牡丹四首·其四

京洛名园十万株,清歌妙舞胜吴趋。

秾芳三月春如酒,艳质千金价倍珠。

银烛光摇红菡萏,花阴影落紫氍毹。

新篇欲夺河阳锦,五色江毫好在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