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
《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0)
注释
客子:客居他乡之人。
移舟:移舟近岸。
沙禽:栖息沙洲的水鸟。
红衣入桨:荷花倒映水中,船桨在花影中划动。
红衣,指荷花。
青灯:船中油灯,其光青荧。
摇浪:灯光映入水中,随波荡漾。
徽凉意思:徽觉凉意。
有如此水:有此水作证。
茂陵游倦:司马相如称病免官后家居茂陵。
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映西兴平县东北。
长干望久:闺中人盼望已久。
长干,金陵(南京)里巷名。
芳心事:美好的心事。
萧声里:从萧声中传达出来。
鹊南飞:鹊噪报喜,行人即归,又有月夜鹤飞报喜之意。
画阑:雕花栏杆。
桂子:桂花。
提携影底:撰手于花影之下。
幽梦:赚胧的梦境。
谢郎:谢庄,南朝宋文学家。
月明千里,即指谢庄《月赋》之句,此借指友人原作。
翻译
夜已深,移舟更向鉴湖深处,不觉惊起双双飞鸟。船桨搅动着荷花,船灯也随之摇动,泛起了阵阵波纹,竟有丝丝凉意。把酒言欢,我心怀归,有此水为证。我本有归去之志,更何况远游已倦,伊人望久,把美好之心愿,诉诸悠悠之箫声。
数着手指算了算归期还未到。伊人闻鹊而喜,画栏之前,桂树飘香,等待人儿归,待得人儿归,好与伊人携手游赏于月光之下,桂花影里。我已是自伤情多,自远游以来,悲欢离合,总如梦幻,悲多欢少,大抵如此。为何友人你也是自恨飘泊,咏出月明千里一类之词章呢?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鉴湖的画面。诗人以夜深时分,独自或与友人乘舟的情景开篇,两两沙禽被船声惊起,增添了静谧中的生动气息。"红衣入桨"写出了划船女子的服饰,"青灯摇浪"则烘托出夜晚水面的微光与波纹。诗人借饮酒对风,表达了不愿离去的情感,流连于湖光水色之中。

接着,诗人抒发了游历茂林后的疲惫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箫声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归期尚未"暗示了离家已久,而"鹊南飞"则寓意着传递归期的希望。"画栏桂子"和"提携影底"则描绘了月夜下桂花的香气和月下携手的温馨画面。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十年来的情感经历,与往昔的美好相比,如今的离别之苦更甚。他感叹即使有如月明千里般的美景,也无法排解心中的飘零之感。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湖上夜游的闲适,又有归乡无期的惆怅,展现了姜夔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辛未九日晦日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
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
身即未殒灭,强与松伯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
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