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皎然影堂》
《题皎然影堂》全文
唐 / 范传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

馀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

(0)
鉴赏

这首诗《题皎然影堂》由唐代诗人范传正所作,通过对道安与慧远两位高僧的追忆,以及自己作为当时学徒的身份,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和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首句“道安已返无何乡”,以道安法师归隐于虚无之乡的传说,象征其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仿佛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隐入了永恒的寂静之中。这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道安法师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次句“慧远来过旧草堂”,则将视线转向了另一位高僧慧远,他曾经访问过道安法师的旧居,即草堂。这里不仅描绘了慧远对道安的尊敬与怀念,也暗含了两位高僧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佛法在他们之间得以延续的意象。

接着,“馀亦当时及门者”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也是当年跟随道安法师学习的弟子之一,强调了自己与这两位高僧之间的师承关系。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身份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中,与道安、慧远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

最后,“共吟佳句一焚香”表达了诗人与先贤们共同追求真理、探讨佛法的精神状态。通过吟诵美好的诗句,表达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虔诚敬仰,同时通过焚香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对先贤的纪念与缅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情感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范传正

范传正
朝代:唐

范传正(?~?),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初授集贤殿校。范传正性精悍,历歙、湖、苏三州刺史,有政绩。累擢宣歙观察使。宪宗朝(806~820)改光禄卿,因中风辞世。赠左散骑常侍。曾为李白撰写墓志铭《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其父惀,为户部员外郎,与赵郡李华善,有当世名。
猜你喜欢

菩萨蛮

花娇柳亸春无算。流莺呼得心头乱。

待到子规啼,还怜春去时。春今何处去。

留下愁如许。无计可安排。春归病也该。

(0)

金缕曲.寄外三叠前韵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

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

便模糊、梦影寻还误。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

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

押银泥、小印重重护。拈旧韵,写幽愫。

(0)

捣练子.闻钟

良夜静,碧天空。悄地花阴下绣栊。

一念不生尘意绝,数声敲彻月明中。

(0)

清平乐

留春不住。一任春归去。门外马嘶芳草路。

花落子规啼处。陌头柳色青青。丝丝欲绾离情。

闲却鸳鸯绣谱,画屏独背银灯。

(0)

浪淘沙.丙子礼闱揭晓,芸斋又报罢,盖已三黜于春官矣,寄示一解,次韵奉慰

雁鹜乱池塘。啄稻争梁。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

(0)

凤栖梧.秋暮

霭薄烟昏添暝色。叫断归鸿,何处传书帛。

庭院荒闲秋寂寂。离愁无限砧声急。

亚字回栏人伫立。短须寒生,几阵西风逼。

碎响空阶疏雨滴。暮山一带凝愁碧。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