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
馀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
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
馀亦当时及门者,共吟佳句一焚香。
这首诗《题皎然影堂》由唐代诗人范传正所作,通过对道安与慧远两位高僧的追忆,以及自己作为当时学徒的身份,表达了对师长的怀念和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首句“道安已返无何乡”,以道安法师归隐于虚无之乡的传说,象征其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仿佛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隐入了永恒的寂静之中。这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道安法师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次句“慧远来过旧草堂”,则将视线转向了另一位高僧慧远,他曾经访问过道安法师的旧居,即草堂。这里不仅描绘了慧远对道安的尊敬与怀念,也暗含了两位高僧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佛法在他们之间得以延续的意象。
接着,“馀亦当时及门者”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也是当年跟随道安法师学习的弟子之一,强调了自己与这两位高僧之间的师承关系。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身份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中,与道安、慧远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
最后,“共吟佳句一焚香”表达了诗人与先贤们共同追求真理、探讨佛法的精神状态。通过吟诵美好的诗句,表达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虔诚敬仰,同时通过焚香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对先贤的纪念与缅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情感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
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
便模糊、梦影寻还误。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
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
押银泥、小印重重护。拈旧韵,写幽愫。
雁鹜乱池塘。啄稻争梁。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