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有胡氏,孝义共知名。
宅对千峰秀,家传双桂荣。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
官序新春拜,门闾往岁旌。
儿孙多力学,兄弟亦躬耕。
一院松篁影,满山猿鹤声。
傍溪挑蕨煮,就树采茶烹。
客恋琴樽乐,僧依水石清。
官途空扰扰,尘世自营营。
他日林泉约,何当遂此情。
华林有胡氏,孝义共知名。
宅对千峰秀,家传双桂荣。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
官序新春拜,门闾往岁旌。
儿孙多力学,兄弟亦躬耕。
一院松篁影,满山猿鹤声。
傍溪挑蕨煮,就树采茶烹。
客恋琴樽乐,僧依水石清。
官途空扰扰,尘世自营营。
他日林泉约,何当遂此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典雅的山林书院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学术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书院文化和自然环境深厚的情感。
"华林有胡氏,孝义共知名。宅对千峰秀,家传双桂荣。" 开篇即以胡氏之名和美丽的山景相结合,既展示了家族的显赫与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书院所在环境的赞赏。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官序新春拜,门闾往岁旌。" 这几句则突出了书院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性,通过对经典和学术活动的描绘,以及新春时节的拜访和往年的荣誉,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与传统的尊崇。
"儿孙多力学,兄弟亦躬耕。" 这两句表明书院中充满着学习的活力,同时也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情谊。
"一院松篁影,满山猿鹤声。傍溪挑蕨煮,就树采茶烹。客恋琴樽乐,僧依水石清。" 这些句子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松影、猿鹤声到挑水煮蕨、采茶烹,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同时,客人对琴乐的留恋以及僧侣对清净境界的依赖,都增加了诗中的艺术魅力。
"官途空扰扰,尘世自营营。他日林泉约,何当遂此情。"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烦恼和功名利禄的超然,以及对未来能够在这片宁静山林中实现心愿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文化、学问与生活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