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石山由宁家窝诣三门》
《过白石山由宁家窝诣三门》全文
明 / 王以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几度层冈迥,朝烟午未收。

豁开惊日近,风送觉身浮。

石阪马蹄软,霜天雁唳愁。

滔滔东去水,一柱自千秋。

(0)
翻译
多次登上层层山岗,清晨的雾气直到午后仍未消散。
阳光穿透云层,仿佛离我更近,微风吹过,感觉身体轻飘飘的。
马蹄踏在石头坡道上变得柔软,寒霜天气中,大雁的叫声充满哀愁。
江水滔滔向东流去,那独立的巨柱(可能指某种象征物)将千年屹立不倒。
注释
几度:多次。
层冈:层层山岗。
迥:遥远。
朝烟:清晨的雾气。
豁开:穿透。
惊日近:阳光仿佛更近。
风送:微风带来。
身浮:身体轻飘。
石阪:石头坡道。
马蹄软:马蹄踩在上面变软。
霜天:寒霜天气。
雁唳:大雁的叫声。
滔滔:江水滚滚。
东去:向东流去。
一柱:独立的巨柱。
千秋:千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以悟的《过白石山由宁家窝诣三门》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进的景象。首句“几度层冈迥”展现了山路曲折连绵,山势高远的特点。接着,“朝烟午未收”写出了早晨的雾气到午后仍未消散,渲染出山间的朦胧与宁静。

“豁开惊日近”描绘了随着山路豁然开朗,太阳似乎离得更近,给人以开阔和惊喜之感。“风送觉身浮”则通过微风吹过,使人感觉身体仿佛飘浮起来,形象地传达了轻盈与自由之感。

“石阪马蹄软”写出了山石路面上马蹄踏过时的柔软感受,暗示了秋季霜降,路面可能已变得松软。而“霜天雁唳愁”则借雁鸣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可能是对旅途的孤寂或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滔滔东去水,一柱自千秋”以流水比喻时间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寓意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白石山的自然景观将永恒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山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有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以悟
朝代:明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他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他与张抱初、张春宇,吕豫石等文人学士培育了众多学生。他还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他教授学生著书立说,去世后,在陕州城内建有祠堂。
猜你喜欢

闻笳

扁舟晴泊枉渚沙,苇苗满目稀人家。

夜江漠漠星横斜,东风吹鬓怜春华。

隔江谁舫寂无哗,数声悲响空中笳。

响彻碧霄哀更加,悠悠绿水天一涯。

(0)

晋阳怀古·其四怀文中子

洙泗启道统,绵延及孟轲。

轲殁圣绪绝,兹道寝以讹。

河汾有名儒,志道心靡它。

礼乐事探讨,诗书重研磨。

董薛与王魏,从游共切磋。

上希绍绝绪,下欲障颓波。

续经虽云僣,格言亦已多。

云何未学士,持论纷诋诃。

欲知经世心,东征有遗歌。

(0)

听子野琴

秋风入高树,幽斋闻清音。

误疑在溪壑,不知傍有琴。

我爱康子野,与世任浮沈。

美哉恬澹质,涤我尘垢心。

(0)

画兰为李载章大尹赋

君不见春风二月三月天,桃红李白纷妖妍。

清歌妙舞欢未了,落英满地生愁烟。

又不见天南海北荒村道,极目萋迷总芳草。

牵愁引恨不知名,可惜流年为情老。

人生光景何匆忙,欢娱易过哀思长。

楚乡旧忆今无恙,湘江水碧湘山苍。

晴日宜晴雨宜雨,幽谷年年悄无侣。

荣枯喜乐两超然,老去心期只如许。

岁月悠悠忽复残,微霜欲度晓风寒。

依悽共结同心约,淡薄谁将冷眼看。

百亩幽芳连九畹,佳人一去何时返。

旧游衣佩向谁边,白石野篁孤月晚。

草色逢春处处芳,公门桃李满康庄。

惟应老谢庭前植,卒岁长含雨露香。

(0)

陌上见杏花

赤阑桥畔粉墙东,杏子花开树树红。

自是陌头春色好,赏心不与故园同。

(0)

丙戌岁除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

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

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

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

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

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

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