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南奔客,宵征寄野航。
作霜片雨住,过水一星长。
人语近溪灭,渔灯出浦藏。
前山闻有火,相戒勿鸣榔!
辛苦南奔客,宵征寄野航。
作霜片雨住,过水一星长。
人语近溪灭,渔灯出浦藏。
前山闻有火,相戒勿鸣榔!
这首《夜渡》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描绘了夜晚渡河的场景,充满了静谧与深沉的氛围。
首句“辛苦南奔客,宵征寄野航”,开篇便点明了渡河者的身份——一位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南方旅人,在夜晚借助简陋的船只继续行程。这既是对旅途艰辛的直接描述,也暗示了人物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故事。
接着,“作霜片雨住,过水一星长”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霜片与雨滴的交替出现,仿佛是自然界对旅人的陪伴,而“过水一星长”则可能象征着旅人前行的希望或目标,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星,虽微小却指引方向。
“人语近溪灭,渔灯出浦藏”描绘了渡河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寂静与孤独。随着人声渐远,只有远处渔灯的微光在水面闪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感。这种景象不仅表现了夜晚渡河的艰难与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前山闻有火,相戒勿鸣榔!”一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未来的警觉与期待。听到前方山上有火光,旅人和船夫相互提醒,不要发出声响,可能是担心惊扰到山中生物或是预示着某种不祥之事。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夜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渡河的独特体验,以及旅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洞察。
孝宗嗣南渡,未能骤复雠。
痛以陵寝故,哀为祈请谋。
曰请实骄敌,朝廷小可羞。
百年既和好,侂胄欲渝盟。
果函太师首,邻境乃罢兵。
曰衅自我启,他日变所生。
吴氏握兵柄,父子相继承。
乾纲不能断,优容留后称。
曰挺死勿嗣,藩镇渐可惩。
老臣谋国是,蓍蔡勿是过。
金使正以礼,帝曰卿力多。
江淮死以守,敌曰无过河。
筑堤卫田亩,楮币除偏颇。
邱葛邑世族,公德尤可歌。
酹酒拜公墓,由里山峨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