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给友人李学士的一首寄赠诗。首句“眼看游旧半东都”,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在京城漂泊的感慨,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次句“五岁曾无一纸书”则透露出两人之间通信不多,关系似乎有些疏远。
第三句“平日齐名多早达”,回忆过去两人并驾齐驱的成就,暗含对友人早年成功的羡慕和对自己未能及早发达的遗憾。第四句“暮年同国未情疏”则转而表达对晚年友情的珍视,尽管各自境遇不同,但情感并未因岁月而淡漠。
第五、六句“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中,“东刹”可能指的是寺庙,诗人通过寺庙聚会讨论旧事,庆幸还有“西方”(佛教用语,指来世或远方)的友情可以寄托。最后一句“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以调侃的口吻提醒友人,即使如杜甫那样才子,也应该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像庄子濠梁之辩才意识到友情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旧友情谊的回顾,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沉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