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学士》
《寄李学士》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éshì
sòng / chénshīdào

yǎnkànyóujiùbàndōngdōusuìcéngzhǐshū

píngmíngduōzǎoniántóngguówèiqíngshū

shāoxúndōngchàlùnshìlàiyǒu西fāngtuōhòuchē

shuōlángzhù便biànyìngháoshàngshǐzhī

翻译
眼看着旧友大多已东迁,五年来竟无一封书信传。
往昔同名之人早早发达,如今老年同国情感却未疏远。
我略微寻找寺庙中人讨论此事,幸亏有西方的朋友能后续接力。
告诉杜牧先生,这道理无需深究,濠水上垂钓的故事足以说明。
注释
眼看:目睹。
游旧:旧友。
半东都:大多已东迁。
五岁:五年。
曾无:竟然没有。
一纸书:一封书信。
平日:往昔。
齐名:同名。
早达:早早发达。
暮年:老年。
未情疏:情感并未疏远。
稍寻:略微寻找。
东刹:寺庙。
兹事:此事。
赖有:幸亏有。
后车:后续接力的人。
杜郎:杜牧先生。
著便:无需深究。
濠上:濠水上。
始知鱼:垂钓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给友人李学士的一首寄赠诗。首句“眼看游旧半东都”,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在京城漂泊的感慨,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次句“五岁曾无一纸书”则透露出两人之间通信不多,关系似乎有些疏远。

第三句“平日齐名多早达”,回忆过去两人并驾齐驱的成就,暗含对友人早年成功的羡慕和对自己未能及早发达的遗憾。第四句“暮年同国未情疏”则转而表达对晚年友情的珍视,尽管各自境遇不同,但情感并未因岁月而淡漠。

第五、六句“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中,“东刹”可能指的是寺庙,诗人通过寺庙聚会讨论旧事,庆幸还有“西方”(佛教用语,指来世或远方)的友情可以寄托。最后一句“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以调侃的口吻提醒友人,即使如杜甫那样才子,也应该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像庄子濠梁之辩才意识到友情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旧友情谊的回顾,又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沉和细腻。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晨起

鸡已参差唱,窗才昽■明。高林风不止,丛竹露如倾。

梦为多难记,诗缘懒少成。

晨兴了无事,散发绕阶行。

(0)

晚秋农家八首·其二

秋雨无时休,令我双鬓缟。

庭荒何由锄,木落不得扫。

遣奴入城市,寸步困泥潦。

菰首幸可烹,刍豢置勿道。

(0)

晚春东园作二首·其二

女郎花开春事阑,王孙草长思妇叹。

蜂酿蜜脾犹未熟,雨催梅颊已微丹。

(0)

病酒宿土坊驿

少时见酒喜欲舞,老大畏酒如畏虎。

一日饮酒三日病,客路那堪夜闻雨。

雨声萧萧宿空堂,不寐始知更漏长。

卖药思从伯休隐,爱花却笑拾遗狂。

(0)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一

皇天本无心,万物各有时。

飞鸿何预人,南翔每如期。

仰看霜露坠,俯观草木衰。

英英篱下菊,秀色独满枝。

岂无一樽酒,相与斟酌之。

耋老天所佚,行歌复何疑。

(0)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二

暑退财几时,忽已迫霜露。

西风一何厉,落叶纷满路。

老翁衰可笑,日夜念墐户。

衣裘先关怀,膏火亦当具。

酒尤不可缓,倾听糟床注。

供槃柿栗耳,何敢议雉兔。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