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严城内,闲门向水开。
扇风知暑退,树影觉秋来。
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
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
大隐严城内,闲门向水开。
扇风知暑退,树影觉秋来。
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
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大隐严城内,闲门向水开"一句,设定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场景,其中“大隐”指的是远离尘世的隐居之所,“严城”则是保护这种隐居环境的屏障,而“闲门向水开”则描绘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水边常带来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感觉。
"扇风知暑退,树影觉秋来"这两句,则是对夏末秋初时节转换的细腻感受。诗人通过扇风可以感受到炎热的消退,而树木投下的影子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在这里,诗人捕捉到了季节交替的那份微妙之美。
"望远云生海,行稀砌长苔"两句,则是对远方景色和自身行动的一种描绘。诗人远眺时,见到云气汇聚如同大海,而自己的脚步则是在稀疏的石阶上留下了长长的苔痕。这不仅展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也透露出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
最后两句"废兴今古事,何必叹池灰"则是诗人对历史兴衰现象的一种感慨。诗人认为,无论是过去的繁荣还是现在的废墟,都不必过分哀叹,因为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池塘边的尘土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独无外物牵,况复门深闭。
晚景敛残霞,光寒日初泄。
寥寥空斋中,把卷消寒夜。
然灯对古人,相对还相悦。
道由潜心通,坐久尘想灭。
落叶响长林,碧井寒泉冽。
万象汇其中,古今一冷热。
人生天地间,百年如梦结。
孤影伴残编,心幽趣自别。
君不见淮阳城,君不恋曲江景。
君不味罗珍羞,君不皦衣裳锦。
君居冰一壶,君出雪一艇。
千山寂鹗声,万境绝尘影。
道有冻饿人,冷庵无此冷。
我寒待君衣,我饥待君省。
民瘼不问问牛喘,莫学汉家丞相丙。
冷庵冷,冷如铁。
万国如在红炉中,江南六月寒风雪。
耻庵好向冷庵游,冷庵好傍耻庵结。
庵外诸君知不知,两庵里事乾坤歇。
造化钟神秀,雯峰好山水。
人道昆崙来,起止三万里。
其根盘广莫,枝叶布寰宇。
恒碣维北门,皇都天帝主。
在德不在险,古道吾有取。
是邦固雄壮,奇秀实在此。
天功巧雕琢,无乃役神鬼。
万马雪中奔,群鹤自天翥。
蜿蜒翔蛟龙,蹲踞降虎兕。
玉堂端笔锋,宝殿开斧扆。
武侯八阵图,李靖六华垒。
疏凿神禹功,积聚伏波米。
众奇杂前陈,眼手惊顾指。
太守好事者,伊此开别墅。
野师方云云,道眼自许许。
病夫一经过,极口叹不已。
奇宝委道傍,盲者宜弗视。
良骥非伯乐,盐车竟垂耳。
太守闻予言,一夜喜不寐。
予为大守说,风水何足恃。
聊此娱吾生,百年能有几。
贫贱我辈安,富贵子孙喜。
富贵足良图,在此不在彼。
我昔登东山,周爰观阙里。
荒哉曲阜城,离离满禾黍。
巍巍鲁东家,天地与终始。
后来希圣徒,亦有朱夫子。
四海几沧桑,两家大华峙。
先民重积德,德积福乃趾。
云何晋唐后,邪说爇天起。
青囊不自课,金函与谁启。
有术勿自福,况福它人只。
何当焚其书,一洗青山耻。
由来积德门,光岳钟英伟。
君家尚勉旃,螽斯蛰麟趾。
孔朱有遗训,曾杨休挂齿。
《雯峰山水吟并引》【明·罗伦】造化钟神秀,雯峰好山水。人道昆崙来,起止三万里。其根盘广莫,枝叶布寰宇。恒碣维北门,皇都天帝主。在德不在险,古道吾有取。是邦固雄壮,奇秀实在此。天功巧雕琢,无乃役神鬼。万马雪中奔,群鹤自天翥。蜿蜒翔蛟龙,蹲踞降虎兕。玉堂端笔锋,宝殿开斧扆。武侯八阵图,李靖六华垒。疏凿神禹功,积聚伏波米。众奇杂前陈,眼手惊顾指。太守好事者,伊此开别墅。野师方云云,道眼自许许。病夫一经过,极口叹不已。奇宝委道傍,盲者宜弗视。良骥非伯乐,盐车竟垂耳。太守闻予言,一夜喜不寐。予为大守说,风水何足恃。聊此娱吾生,百年能有几。贫贱我辈安,富贵子孙喜。富贵足良图,在此不在彼。我昔登东山,周爰观阙里。荒哉曲阜城,离离满禾黍。巍巍鲁东家,天地与终始。后来希圣徒,亦有朱夫子。四海几沧桑,两家大华峙。先民重积德,德积福乃趾。云何晋唐后,邪说爇天起。青囊不自课,金函与谁启。有术勿自福,况福它人只。何当焚其书,一洗青山耻。由来积德门,光岳钟英伟。君家尚勉旃,螽斯蛰麟趾。孔朱有遗训,曾杨休挂齿。
https://shici.929r.com/shici/DCP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