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卌载返修门,回首匡庐万雪痕。
马祖去因山鬼敬,老聃居益镐京尊。
决流浸轴终趋海,忍死攀天馀断魂。
便欲从翁屏闻见,都忘物变信乾坤。
灵光卌载返修门,回首匡庐万雪痕。
马祖去因山鬼敬,老聃居益镐京尊。
决流浸轴终趋海,忍死攀天馀断魂。
便欲从翁屏闻见,都忘物变信乾坤。
这首诗《寄怀散原先生》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以“灵光卌载返修门”开篇,以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描绘了时光流转与历史变迁的宏大背景。接下来,“回首匡庐万雪痕”一句,通过回忆庐山的皑皑白雪,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
“马祖去因山鬼敬,老聃居益镐京尊”两句,运用典故,分别提到马祖和老子,前者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修行者,后者则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居住在镐京,受到尊敬。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选择与价值追求的深刻内涵。
“决流浸轴终趋海,忍死攀天馀断魂”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道路与追求的理解。决流浸轴,比喻坚定地追求目标,最终达到目的地;忍死攀天,则象征着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也要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这两句诗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便欲从翁屏闻见,都忘物变信乾坤”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前辈的脚步,超越物质世界的变幻,坚信宇宙间的真理与不变之道。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叶子哦诗风雨寒,时时和墨摇笔端。
江山万里入寸纸,杳霭孤鸿残照閒。
沧洲散发径欲往,已觉置我江之干。
一身幺么仅如许,胸次奈君湖海宽。
酒狂稍稍芒角露,扫出怪石苍松盘。
他人崎岖作能事,君独笑谈聊一戏。
青鞋布袜自寻山,四十无家疑度世。
莫歌长铗归来乎,不须苦吟频撚须。
但将美酒浇磈磊,里社年丰皆可酤。
醉来横眠醒读书,长康非痴君岂愚。
身閒无事肯过我,更作天姥当庭除。
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
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
当时盖亦轻馀子,富贵转头真逝水。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
一书乞借尚方剑,搢绅环睨心为寒。
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
低头办了著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
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
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
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
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
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
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录澹庵新州以所和见示索和》【宋·陈元晋】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视轩冕如秋毫。忠臣要作社稷计,那知平陆生风涛。当时盖亦轻馀子,富贵转头真逝水。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函关正要封泥丸,金陵王气开龙蟠。一书乞借尚方剑,搢绅环睨心为寒。要扶銮驾还都汴,鼎镬在前颜不变。低头办了著南冠,敛手笑还丞相板。飞鸢跕跕古锦山,气老益壮穷益坚。银河流空月照地,肺肝洞作冰玉看。缅怀坡仙亦大好,诗比离骚兴香草。持杯满满贺素娥,岭海百年逢二老。闻孙趾美德不贫,清文高节犹前人。何当佳话重拈出,只惭授简梁园客。
https://shici.929r.com/shici/ZTaD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