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桐半死,天尚罚枯株。
昔作红颜子,今为碧眼胡。
迷蒙银海眩,攲侧玉山扶。
惜尚名书画,缄縢可谓愚。
身如桐半死,天尚罚枯株。
昔作红颜子,今为碧眼胡。
迷蒙银海眩,攲侧玉山扶。
惜尚名书画,缄縢可谓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天涯的游子,对于身处异乡、心怀艺术理想却不得志的哀愁。开篇“身如桐半死,天尚罚枯株”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如同快要枯萎的树木一样,在天命的惩罚下挣扎求生。
接着,“昔作红颜子,今为碧眼胡”两句,则是对个人境遇的回顾与哀叹。昔日曾是一位风流倜儻、充满活力的才子,如今却沦落为异乡中的外来者,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迷蒙银海眩,攲侧玉山扶”两句,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形容诗人心灵的迷茫与苦恼。他仿佛在广阔无垠的银白世界中迷失方向,又如同紧抓着洁净的玉山一般寻求支撑。
最后,“惜尚名书画,缄縢可谓愚”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施展艺术才华的遗憾和自嘲。尽管仍有书画之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被种种束缚所限制,不能充分展现其才华,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半夜诗成疾置看,甚思走笔退知难。
我如枫叶非关伐,君比梅花不带酸。
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
一尊重辱相料理,不尔何缘罄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