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
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
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
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
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
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
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
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
这首诗描绘了德林石的壮丽景色与独特魅力。诗人以“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德林石四周群山环抱,视野开阔的壮观景象。接着,“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德林石表面铁锈般的色泽和其广袤无垠的规模。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则进一步描述了德林石形态多变,寒光闪烁,仿佛凌驾于万物之上,展现出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诗人接着赞叹道:“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指出德林石结构精巧,犹如鬼斧神工,攀登其间,能听到奇异的声响,增添了神秘色彩。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描绘了德林石周围环境的严酷与生机并存,即使在寒冷的洞穴中堆积着层层冰雪,草木依然能够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最后,“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表达了只有静下心来,远离尘嚣,才能真正领略到德林石的美,强调了独赏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德林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潼关城下月如水,潼关城上鼓声死。
司马北望拜神京,臣报国恩毕于此。
万群寇马踏沙黄,长戈大戟飞寒铓。
弯弧旧将婴城斗,断甲材官泣战场。
孙公洒血潼关道,鬼马不归嘶碧草。
花袍玉剑委红泥,渭水飞鸦波浩浩。
冰心巾帼何嶙峋,就义从容不顾身。
雏凤玉颜同日死,千年石砌闭青春。
几队蛾眉愁耿耿,飞鸟轻身坠碧井。
绿鬓吹为夜雨苔,红衫化作流霞影。
有子苍茫西向秦,荒园遗迹访蒿榛。
昔日夹道红旗阵,今日空衙动野燐。
愁云覆井寒烟古,秋风萧萧黄叶雨。
玉骨曾传葬此中,鬼神长护埋香土。
牵来素绠古龙惊,庄容衣佩宛如生。
观者万人共叹息,方知天地鉴幽贞。
重向战围泪沾臆,青山一带愁何极。
元戎战骨碎刀痕,魂魄茫茫招不得。
更有遗孤已二年,父老指点私相怜。
破巢漫说无完卵,赵氏婴儿自瓦全。
同时饮剑有乔公,呼天拊膺气何雄。
腰横宝带眠颓堞,手掷头颅向晚风。
眼见山飞沧海立,铜驼霜冷荆榛湿。
宁武孤城再合围,余者降旗拜寇入。吁嗟乎悲哉!
国家之乱谁为基,英雄数尽际艰危。
翼虎已分鹑首策,赵卒长平大聚时。
一门仗节古来少,日月飞光同皎皎。
青枫梦断麒麟图,香闺血化鸳鸯鸟。
有臣死国妇死夫,高风大义厉顽愚。
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
《潼关行》【清·冯云骧】潼关城下月如水,潼关城上鼓声死。司马北望拜神京,臣报国恩毕于此。万群寇马踏沙黄,长戈大戟飞寒铓。弯弧旧将婴城斗,断甲材官泣战场。孙公洒血潼关道,鬼马不归嘶碧草。花袍玉剑委红泥,渭水飞鸦波浩浩。冰心巾帼何嶙峋,就义从容不顾身。雏凤玉颜同日死,千年石砌闭青春。几队蛾眉愁耿耿,飞鸟轻身坠碧井。绿鬓吹为夜雨苔,红衫化作流霞影。有子苍茫西向秦,荒园遗迹访蒿榛。昔日夹道红旗阵,今日空衙动野燐。愁云覆井寒烟古,秋风萧萧黄叶雨。玉骨曾传葬此中,鬼神长护埋香土。牵来素绠古龙惊,庄容衣佩宛如生。观者万人共叹息,方知天地鉴幽贞。重向战围泪沾臆,青山一带愁何极。元戎战骨碎刀痕,魂魄茫茫招不得。更有遗孤已二年,父老指点私相怜。破巢漫说无完卵,赵氏婴儿自瓦全。同时饮剑有乔公,呼天拊膺气何雄。腰横宝带眠颓堞,手掷头颅向晚风。眼见山飞沧海立,铜驼霜冷荆榛湿。宁武孤城再合围,余者降旗拜寇入。吁嗟乎悲哉!国家之乱谁为基,英雄数尽际艰危。翼虎已分鹑首策,赵卒长平大聚时。一门仗节古来少,日月飞光同皎皎。青枫梦断麒麟图,香闺血化鸳鸯鸟。有臣死国妇死夫,高风大义厉顽愚。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呜呼其形往矣神未徂!
https://shici.929r.com/shici/UAErmAuC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