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清隐处,不尚满籯金。
一曲閒千古,三冬惜寸阴。
嘲风神鬼泣,操月凤凰吟。
门外知音少,曾来立雪深。
高人清隐处,不尚满籯金。
一曲閒千古,三冬惜寸阴。
嘲风神鬼泣,操月凤凰吟。
门外知音少,曾来立雪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真的作品,题目为《题琴书清隐图》。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淡然。
“高人清隐处,不尚满籯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隐藏在深山或幽静之地,过着清贫但精神高贵生活的人的赞美。他们不以拥有大量的黄金珠宝为荣,这里的“满籯金”指的是装满筐篮的金子,是富有和奢侈的象征。
“一曲閒千古,三冬惜寸阴。”诗人提到琴声悠扬,可以穿越千古,令人回味无穷;而对于时间则是珍惜每一分,每一寸阴影都显得宝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赞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嘲风神鬼泣,操月凤凰吟。”这里的“嘲风”可能是指琴声中的轻快旋律,而“神鬼泣”则是形容这种旋律之美,可以令人心灵震动,甚至于让神鬼也为之流泪。“操月凤凰吟”则形容诗人在夜晚的明月下,以手中的琴来呼唤那些传说中只存在于仙境的凤凰。
“门外知音少,曾来立雪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他音乐之美的人寥寥可数的感慨。即使是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也有那么几个人能在门外聆听他的琴声,这份珍贵的交流让诗人感到温暖。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清高生活和艺术之美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物质世界的超越。
寂寞对伊水,经行长未还。
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
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
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
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