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妾初嫁时,金屋藏窈窕。
忽见洛阳人,鬻镜长安道。
明月掌上寒,团团复皎皎。
千金买得归,惜之如重宝。
奁开双凤飞,带结青鸾袅。
当时照妾颜,妾颜正年少。
如今照妾颜,妾颜羞已老。
对镜频叹嗟,掩镜徒懊恼。
不恨妾嫁迟,惟恨妾生早。
此恨空绵绵,天涯满芳草。
君不见长江逝水无逆流,岁去年来多白头。
忆妾初嫁时,金屋藏窈窕。
忽见洛阳人,鬻镜长安道。
明月掌上寒,团团复皎皎。
千金买得归,惜之如重宝。
奁开双凤飞,带结青鸾袅。
当时照妾颜,妾颜正年少。
如今照妾颜,妾颜羞已老。
对镜频叹嗟,掩镜徒懊恼。
不恨妾嫁迟,惟恨妾生早。
此恨空绵绵,天涯满芳草。
君不见长江逝水无逆流,岁去年来多白头。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叹镜辞》,以女子的口吻,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首句“忆妾初嫁时,金屋藏窈窕”描绘了新婚时的幸福与娇美,而“忽见洛阳人,鬻镜长安道”则暗示了镜子的辗转,象征着岁月的流转。接下来,“明月掌上寒,团团复皎皎”形象地写出镜子的明亮,映照出昔日的青春容颜。
“千金买得归,惜之如重宝”表达了对镜子的珍视,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奁开双凤飞,带结青鸾袅”描绘了镜子陪伴下的美好时光,但“当时照妾颜,妾颜正年少”与“如今照妾颜,妾颜羞已老”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时光无情的变迁。
“对镜频叹嗟,掩镜徒懊恼”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哀怨,她不遗憾婚姻的迟来,而遗憾生命的过早衰老。“此恨空绵绵,天涯满芳草”以景寓情,将内心的愁苦融入到无尽的芳草之中。最后,“君不见长江逝水无逆流,岁去年来多白头”以长江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感叹岁月催人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镜子这一物象,生动展现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深深哀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