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叩玄关,山深接太古。
道人不能言,对客貌朴鲁。
引我登危梯,高下共一俯。
秋色上须眉,尘心断钟鼓。
嗟彼城市人,扰扰竟何补。
剥啄叩玄关,山深接太古。
道人不能言,对客貌朴鲁。
引我登危梯,高下共一俯。
秋色上须眉,尘心断钟鼓。
嗟彼城市人,扰扰竟何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道院的静谧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道人的相遇与交流。首句"剥啄叩玄关"通过拟声词描绘出轻轻敲门的动作,暗示了访客对隐秘之地的好奇和期待。"山深接太古"则强调了道院所在环境的古老与宁静,仿佛与世隔绝。
"道人不能言,对客貌朴鲁"描绘了道人的形象,他沉默寡言,外表质朴,但内心可能深藏智慧。接下来的诗句"引我登危梯,高下共一俯"描绘了道人带领诗人攀登山梯,一同欣赏四周景色的过程,秋色映照在他们的须眉之间,使人心境澄明,忘却尘世烦恼。
最后两句"嗟彼城市人,扰扰竟何补"是对都市生活的感慨,诗人感叹城市人群的纷扰忙碌,似乎无法从这种喧嚣中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内心的提升。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与城市的景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悄年华,偏是流光难掷。
梦回时、分明眼底,离亭杨柳初折。
浑相忘、金微路远,与扳留、青组珠勒。
天涯何处,漫生芳草,归来珍重怕逢啼。
鴂重思、省元来是,梦生死关河。
隔今生,永迢迢良,夜如何拚。
得祗当、年华镫影,里鸳鸯绣带轻。
拆怨落、花浪随流,水消尽、西园旧春。
色孤馆黄,昏雨丝云,片苍苔满地无人。
迹问青、天何意留,住孤鸾只教。
空辜负,当年无限,山海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