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
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名为《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第三十一颂,题为“米头”。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禅修和修行生活的智慧,以“灵源车辙”比喻修行的路径和过程。首句“灵源车辙显来由”暗示了修行者应清晰了解自己的道路来源,即通过实践和领悟找到内心的真理。次句“一粒穿时快疾收”则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一旦有所领悟,就像谷物迅速成熟收获一样,快速而直接。
后两句“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即时性,告诫修行者不要等待外在的认可或报酬(庐陵高索价),因为真正的领悟是在内心深处,而非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同时,它也暗示了修行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讨论,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难以真正体验到修行的成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鼓励修行者要深入实践,不求外在名利,追求内在的解脱与觉悟。
朵云心笺,霞尾露泫。芝英红茜。
想前身,在珠宫,捣霜同炼。辰砂曾碾。甲葱尖溅。
唾绒口脂分艳。定磁伴。考槃余事待选。
油沁冰纹鬃眼。水银金玺,恍惚元封曾见。
口珰缄腻,肌丝茸软。教看寸丹深浅。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
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
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
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
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
傍小瀛洲,筑得精庐,烟水徜徉。
算三春虽过,九秋正好,菊容未老,梅信先藏。
旧梦模糊,新吟宛转,吟遍长桥九曲长。
重提起,有沁园一阕,记在鄱阳。端详犹未全忘。
又写满、云蓝纸一张。
正使者星飞,飞来旧雨,美人石起,起伴襄王。
一寄楼头,凭栏闲眺,爱此峰峦净似妆。
还自幸,向先生分得,山色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