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路青山外,孤村白水边。
树迷芳草渡,烟淡夕阳天。
车马劳长道,波涛感逝川。
何如滩上叟,高卧钓鱼船。
野路青山外,孤村白水边。
树迷芳草渡,烟淡夕阳天。
车马劳长道,波涛感逝川。
何如滩上叟,高卧钓鱼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旅途景象。首联“野路青山外,孤村白水边”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静谧空旷的画面:一条蜿蜒的山路延伸至远方的青山之外,一座孤独的小村庄静静地坐落在清澈的水流之畔。这样的景致,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颔联“树迷芳草渡,烟淡夕阳天”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茂密的树木与远处的芳草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渡口。而那淡淡的烟雾与即将落下的夕阳,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不禁沉思。
颈联“车马劳长道,波涛感逝川”则将视角转向了旅人和时间的主题。在漫长的道路上,车马劳顿,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而“波涛感逝川”,借用《论语》中的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深思考。
尾联“何如滩上叟,高卧钓鱼船”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对比,将自己与一位悠闲自得的垂钓老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位老翁独自坐在河滩上,悠然自得地垂钓,与忙碌奔波的旅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抒情诗篇。
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
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
前时永阳谪,谁与脱缰锁。
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
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
宾欢正諠哗,翁醉已岌峨。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
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
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