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曲词三首·其一》
《九曲词三首·其一》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

(0)
注释
许国:为国家效力。
从来:自始至终。
彻庙堂:深入朝廷核心。
连年:连续多年。
不为:并未因为。
在疆场:在战场上。
将军:指有军功的将领。
天上:象征性的,比喻极高的地位。
封侯印:古代封赏功臣的印信,象征爵位。
御史台:古代官署,负责监察官员。
异姓王:非同姓的王,这里可能指地位显赫的官员。
翻译
他一心报效国家,从未离开过朝廷
多年以来,他并未因战事而远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宦官或权臣专权的场景,表达了对朝政失去正轨的哀叹。"许国从来彻庙堂"一句,意指某个权势熏天的人物,其影响力渗透到宗庙之中,宗庙是国家礼仪的象征,此处暗示其权力已经触及国家的根本。"连年不为在疆场"则表明此人长久以来未曾出现在边疆战场上,这与古代将帅理应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的期望背道而驰。

"将军天上封侯印"一句,透露出这位人物已被授予高贵的侯爵之位,其权势如同天授。然而紧接着的"御史台中异姓王"却揭示了一个不合常理的情形:在朝廷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中,竟出现了与皇室非同姓系的王者。这不仅突显了其权力的强大,也反映出当时朝政混乱、官员选任失据。

整首诗通过对这一系列异常现象的描述,流露出作者对于政治生态的忧虑和批判。高适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这在其许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政治时事的诗篇中均有体现。此处所选之句,则是他对当时权力斗争和朝政失调的一种抒情表达。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利州值雪次张周卿韵

至元丁丑冬,分覈东川趍。

中台二妙霍与张,适与会遇成同途。

朝行长林夜守更,语话情切忘崎岖。

偶然雪岭滑复滑,驿骑凡劣不可驱。

一日凡五坠,五坠之外犹可探骊珠。

黄泥满身不足笑,大笑騃仆汝坠汝复来吾扶。

相看大咤复相语,谁遣不守君家株。

我时酒热气已张,乃谓此亦何足成嗟吁。

与君更约明年行,共看夔州八阵图。

(0)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其三霞架海

众水会一壑,天近发霞光。

晨兴新沐竟,晞发向朝阳。

(0)

送日本僧

上人住处扶桑国,我家亦在蓬莱邱。

洪涛拍屋作山立,白云绕床如水流。

住世不知谁是客,多时忘却故园秋。

明朝相别思无尽,万里海天飞白鸥。

(0)

赠危太朴

莫怪道人居处僻,柴门今始为君开。

曾从小有探华盖,不向昆明数劫灰。

秋水渚涯浮地肺,茅君局任守天台。

倦游早欲依香火,付与卢敖戏九垓。

(0)

蛛网落花

飞花堕锦茵,蛛网解留春。

露垂沾更重,风破舞还频。

不逐燕嘴泥,宁随马足尘。

游丝复染惹,流浪何足嗔。

(0)

湖上莫归答吴养浩修撰

楼外鸦啼莫雨微,归鞭忙趁落花飞。

若教秃鬓翁能饮,肯羡山人倒载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