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从来拙自知,胸中木强未随时。
鸳湖百顷冰花满,乞与先生下钓丝。
野服从来拙自知,胸中木强未随时。
鸳湖百顷冰花满,乞与先生下钓丝。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穿着朴素的衣裳,自认拙朴,内心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形象。他身处的环境是鸳湖,一片冰花覆盖的湖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诗人在此情境下,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垂钓,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野服”与“随时”的概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与个性的坚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在冰封的湖面上,诗人的心境如同湖面一般平静,寻求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我真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弱冠尚奇远,谬意思登瀛。
孤吟过月午,肩瘦寒山撑。
无弦倚两膝,金石遗琤琤。
学道负俗累,矫首惭秋英。
待罪转运台,所怀异前盟。
空棂掩素卷,正昼如鸱盲。
把君武夷咏,因识兹山名。
隐几噤不语,以意摩峥嵘。
春丝带结绪,一一沿寒清。
潺湲九洑曲,野艇随蜗行。
山家昧晦朔,夜炬推阴晴。
儿孙见俗客,对屋报且惊。
弋凫具中饭,鱼稿羞神明。
有花不夕槁,有木非朝荣。
崩崖出鬼谷,紫茜缘龛生。
朅来寂无见,但挹霞裾轻。
弃置勿复道,世故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