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来寺留别二首·其一》
《飞来寺留别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底事乘骢又出山,诸天仍锁翠微关。

前途敢拟千秋事,信杖宁输半日閒。

酒政风生霜并肃,茶烟露冷鹤初还。

相看仗剑横双眼,万里西风吹客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飞来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底事乘骢又出山”,以“乘骢”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开的场景,而“又出山”则暗示了这并非首次离别,增添了情感的厚度。接着,“诸天仍锁翠微关”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对未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前途敢拟千秋事,信杖宁输半日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在面对漫长的人生旅程时,诗人选择将时间的宝贵放在眼前的一刻,而不是遥远的未来。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现实的珍视,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酒政风生霜并肃,茶烟露冷鹤初还”描绘了分别时刻的环境,通过“酒政”、“霜”、“茶烟”、“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略带清冷的氛围,仿佛是在为这段友情画上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句点。同时,鹤的回归也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回归或解脱,增加了诗作的哲学意味。

最后,“相看仗剑横双眼,万里西风吹客颜”两句,以形象的“剑”和“西风”作为比喻,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更寓意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坚定与对未来的展望。剑横双眼,既表现了决绝与勇气,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决心;而“万里西风”则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尽的可能,预示着即使在离别之后,诗人的心灵依旧能够自由飞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友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江陵逢黄虚舟

山谷机忘似白鸥,有孙今复号虚舟。

信风为棹先开浪,与月同舱不载愁。

吟就自将歌欸乃,醉时宁逐境漂流。

乾坤等是虚舟尔,只好和诗莫带休。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一

灵山又见一夏,不说陈年旧话。

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四十八

祖师不来,曹溪路上生深棘。

善财别后,楼阁门前草自青。

直下穿过髑髅,换却眼睛。

欲入洪波里,须是弄潮人。

(0)

夏肯甫晓山亭

开棂纳晨光,隐几挹寒翠。

以我胸中真,会彼景外意。

孰因夜息存,孰使昼梏累。

念虑方清明,体认贵切至。

峨峨成九仞,进进基一篑。

勖哉亭中人,涵养玉其粹。

卷舒意何如,颜回坐忘地。

(0)

送表伯朱丞尉·其二

十年踪迹两相望,邂逅崆峒喜欲狂。

见说桥成鞭巨石,忽看水駃舞归艎。

面无惭色言何恤,民有遗思味最长。

故国莼鲈劳梦想,从公鸥浦弄斜阳。

(0)

史君宠和复依韵上呈

禾生陇亩自东西,父老怡然市井嬉。

列郡几人知此意,五风十雨尽如时。

买牛已解田间剑,分虎难淹岭下麾。

一任吏人来报事,不妨游戏作春诗。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