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意诚难问,狂歌自不禁。
花光春灼灼,月色夜沉沉。
简册终何事,江湖独此心。
野禽多意绪,飞集近寒林。
远意诚难问,狂歌自不禁。
花光春灼灼,月色夜沉沉。
简册终何事,江湖独此心。
野禽多意绪,飞集近寒林。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名为《远意》。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情感的难以言喻与内心的狂放不羁。首句“远意诚难问”,表达了对远方情感的追寻与困惑,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渴望。接着,“狂歌自不禁”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这种情感时的自我释放与表达,通过狂歌来抒发内心的激荡与不平。
“花光春灼灼,月色夜沉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春日花朵的鲜艳与夜晚月色的深邃,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春日的花朵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夜晚的月色则可能代表了宁静与思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不同感悟。
“简册终何事,江湖独此心”则是对人生追求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简册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知识、学问或生活中的琐事,而江湖则代表了广阔的世界和自由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在追求知识与自由之间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最后,“野禽多意绪,飞集近寒林”以自然界中的野禽为例,它们在寒冷的树林中寻找栖息之所,象征着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这里通过动物的行为,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归属与理解的普遍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情感的向往、对自我表达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天泬浮晴,水明通爽,远楼一笛吹起。
无尽蘋花,新痕宿翠,荡摇如有几里。
故鸿沉久,算除却、幽心堪寄。
秋风凉到,关甚闲愁,感来如此。
数年不过湖南,桨碧舲红,更谁同舣。阑干烟隙。
平横落照,苒苒垂杨还倚。那春欢梦。
堕多少、杯心帘底。天涯黄九。未懒吟情,旧人知否。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
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
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湘钩袅凤,溜鬓边花朵。粉瓣无声点衣妥。
把残红掬起,碧唾微黏,揉半晌,掷去要人兜里。
相看旋背面,多事佯羞,窥镜频疑翠鬟亸。
徙倚碧窗纱,待诉相思,又斜日、柳梢欲堕。
便临去、搴衣总无言,算两点犀心,不须猜破。
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
凤小鸾攕,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
梦荡嫣云,衾浮凉水,静极生幽惋。
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
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
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
如歌回纥,相思水远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