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时·其二》
《感时·其二》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0)
翻译
忽然传来盗贼侵袭淮河的消息,
接着又有消息说黄州的韩使君被追赶。
注释
忽传:突然听说。
群盗:众多强盗。
淮濒:淮河边。
逐:追逐。
黄州: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一带。
韩使君: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当时曾任黄州刺史。
却望:回头遥望。
长安:古都,这里代指朝廷。
天上:形容极远,如在梦境中。
愁看:满怀忧郁地看着。
天际:天边。
孤云:孤独的云彩,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宋次良的作品,名为《感时(其二)》。诗中通过对群盗侵扰和官员逃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之中的不平与忧虑之情。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

这里“忽”字表现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群盗的行动如同惊涛骇浪,迅速蔓延。淮濒即指江南的淮河流域,而黄州则是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官名,这两处地点的提及,映射出战乱之中的混乱与无序。

“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长安(唐代都城)的眺望,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长安作为古都,不仅是物质上的繁华,更承载着文化与政治的光辉。而“愁看天际有孤云”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那一抹孤云仿佛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动荡时局的无奈和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久远往昔之美好生活的一份怀念。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苑中人日遇雪应制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0)

秋怀·其十三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隙闻绳蝇。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厌,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徵。

(0)

重阳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委上天。

(0)

春情

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

三湘二月春光早,莫逐狂风缭乱飞。

(0)

遣兴五首·其四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

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

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0)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徵敛无。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