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柳子玉见寄》
《次韵柳子玉见寄》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liǔjiàn
sòng / shì

báoléiqīngxiǎoqíngchūshàngchūnwèijiàn

xíngshísuīyǒujiǔchūménmànkànshū

yáozhīhánshícuīguīdìngchīzǎihòuchē

jiànyāoqiángyìngbìngxiāng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一个春日晴朗的早晨,踏着未被雨水沾湿的泥土出游,心中充满了愉悦之情。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细雨过后的清新早晨,天气转晴,而路上的泥土尚未被行人的脚步打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和谐。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心态。即使手头有酒可饮,但在没有伴侣的情况下,诗人选择了外出散步,同时也带着书籍,以此来享受独处的喜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 这两句则写出了对即将到来的寒食节气(古代习俗,在清明时禁止火煮食)的期待,以及准备带上猎犬和捕捉鸟兽的工具回家。这不仅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感。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面对朋友邀请时,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强打精神去赴约的情感。这里的“不应辞病似相如”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相如之风格,他的诗作中常有不顾个人安危、乐于助人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展现了苏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他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二

清晨闻咿唔,花木静书斋。

二子出揖我,循墙谨趋陪。

温温子弟色,真疑麟凤来。

先生伟衣冠,恐是石徂徕。

神州化相柳,童丱为枭豺。

种子傥不绝,会挽狂澜回。

儒门今淡薄,谁为好秀才。

(0)

为散原先生作幽栖图次韵

晓梦兼雪清,寒光拥卧榻。

峰峰沉睡容,几日断行趿。

冻笔写幽栖,穷途天使合。

傥作先天图,渔樵演问答。

空寥宣故吐,清冷味新纳。

难言托枯颖,二石岂真衲。

留遗好事人,把卷几开阖。

(0)

十月率室人及儿子邦直女荃视长女疾于庐山之芦林适散原先生先来牯岭过访先生有诗奉和·其二

云岚媚老眼,稍喜闻见隘。

返庐调药鼎,颠风鸣万籁。

平生安心方,临事忽破碎。

晓窗隔雾雪,一室乃无外。

似将入混沌,弥缝大宙坏。

身落五蕴中,安能正灾害。

累劫儿女恩,镌刻木石界。

何时世械轻,忧端释华岱。

炉灰拨阴何,静与希夷对。

(0)

冬夜杂述·其七

落木已云暮,朔风何怒号。

瘴深挟海隐,霜劲逼辰高。

击筑同心隔,排阊昔梦劳。

驱除何日尽,杀气动边旄。

(0)

和乙庵师二首并简愔仲·其一

未许津梁倦,还成示疾因。

药囊犹待检,诗笔已相亲。

横气惊巫日,华颠扫秽人。

何时报飞卫,真见虱如轮。

(0)

苏堪六十生日·其五

敛手孤吟气更新,閒居岁月郁嶙峋。

何穷盖世回天意,付与黄州陶子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