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首·其六无缝塔》
《颂古六首·其六无缝塔》全文
宋 / 释元静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皎洁天心月,朦胧遍九垓。

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

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

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

(0)
鉴赏

这首诗以月为引,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同时融入了对远方与未知的探索与思考。首句“皎洁天心月”以明月象征内心的纯净与高远,引出对广阔世界的遐想。接下来“朦胧遍九垓”,则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朦胧景象,九垓泛指天地四方,营造了一种广袤无垠的意境。

“三秋黄叶落,二月牡丹开”两句,通过季节变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黄叶的凋零与牡丹的盛开,一枯一荣,构成鲜明对比,寓意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每睹南来雁,常询北方五台”则将目光投向远方,以南飞的大雁和北方的五台山为意象,隐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旅途的期待。这里不仅有地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灵上的探寻与追求。

最后,“均提童子报,拾得在天台”一句,以童子传递消息,拾得在天台的场景,既增添了故事性,也蕴含了某种哲理。天台山在中国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处或暗喻精神的归宿,或是心灵的解脱之地,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与未知的向往与探索,充满了哲思与禅意。

作者介绍

释元静
朝代:宋

释元静(一○六五~一一三五),后名道兴,阆州玉山大儒赵约仲子。十岁出家。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通经得度。后住彭州大随寺,称南堂元静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一。《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送高正甫比部还朝时谳狱江北便道归省

白云仙吏下蓬莱,笑索扬州雪里梅。

作伴青春来昼锦,承欢綵服映霞杯。

琼枝乍见庭阶集,芳草翻从驿路催。

到处汀洲新绿满,喜供吟咏达金台。

(0)

王明府调任龙门

已看骑竹慰儿童,复有宣麻下汉宫。

飞舄未论天近远,分符宁限地西东。

讴歌渐起鸣琴外,悲怨翻传别调中。

何事山城偏借寇,萧条榛莽入春风。

(0)

韩公祠祠在西樵山上公名雍时总制两广奏免茶税山人德之后为中官所谮引疾乞归卒谥襄毅

一径穿云入翠微,中丞祠庙出林霏。

诛求榷吏恩能逭,采摘山家愿不违。

力食总馀君子泽,绣裳真念小人依。

春来处处茶畦雨,彷佛甘棠露未晞。

(0)

赠俞参军

何来趋府擅才华,绿水池边几度花。

走檄名高谁具美,请缨年少自堪誇。

三城钤辖归油幕,五岭风云护绛纱。

文武一时推妙选,湛恩仍待早宣麻。

(0)

答王存初大行四首有引·其一

汉家嗣业有玄成,倾盖何如止慕荆。

洛社漫开真率会,瀛洲初重斗山名。

江湖尚识先忧在,云水聊教俗虑清。

况是圣朝思宪老,几回侧席不胜情。

(0)

送杨肖韩民部谪陜州

执戟曾疲阙下班,那堪世路复多艰。

流言尽属杯中影,同病俱怜镜里颜。

二室莺花供客赏,五陵衣马待君还。

周南岂必嗟留滞,逸驾长途未可攀。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