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
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
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茅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书香四溢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茅屋阴阴水北村”,以阴凉的茅屋和临近的水边村庄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次句“满床书卷一桐孙”,则展现了主人的喜好和生活状态,满床的书籍和一旁的桐树(可能是用来遮阳或寓意智慧的树)暗示了主人公的热爱阅读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之情。诗人通过雨声与黄梅树的意象,传递出连绵春雨中的静谧,以及主人公在这样的天气里选择闭门不出,享受内心的安宁。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我作新堂,中庭萧然,双柳对峙。
春阳既应,千条万叶,风濯雨洗。
如美妇人,正立栉发,发长至地。
微风徐来,掩冉相缪,乱而复理。
垂之为缨,绾之为结,屈伸如意。
燕雀翔舞,蜩蜇嘶鸣,不召而至。
清霜夜落,众叶如剪,颜色憔悴。
永愧松柏,岁寒不改,见叹夫子。
聊同渊明,攀条啸咏,得酒径醉。
一廛粗给,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光风为花好,奕奕弄清温。
撩理莺情趣,留连蝶梦魂。
饮酣浮倒晕,舞倦怯新翻。水竹傍○意,明红似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