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卷雨晓云收,两岸鸡声送客舟。
柔橹不惊沙上雁,残灯犹照驿边楼。
天连野水浮空阔,斗转银河拂地流。
遥望吴城何处是,青山数点落长洲。
东风卷雨晓云收,两岸鸡声送客舟。
柔橹不惊沙上雁,残灯犹照驿边楼。
天连野水浮空阔,斗转银河拂地流。
遥望吴城何处是,青山数点落长洲。
这首《晓发》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壮丽景象,诗人如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首句“东风卷雨晓云收”,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风雨过后,晨光初现的景象。东风驱散了夜间的雨云,天空逐渐明亮,透露出清新与生机。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着旅程的开始,充满希望与期待。
“两岸鸡声送客舟”一句,通过鸡鸣这一乡村特有的声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为即将启程的旅人送上了温馨的告别。鸡声与船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离愁的画面。
接着,“柔橹不惊沙上雁,残灯犹照驿边楼”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和谐与静谧。轻柔的船桨划破水面,未惊扰到沙滩上的雁群,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远处驿楼中的一盏残灯,虽已临近熄灭,却依然照亮着前方的道路,象征着旅人的坚持与希望。
“天连野水浮空阔,斗转银河拂地流”描绘了广阔的天地间,天与水相连,银河仿佛触手可及,流淌在地面上。这种壮观的景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也寓意着旅人即将面对的广阔世界与未知挑战。
最后,“遥望吴城何处是,青山数点落长洲”将视线拉远,引出了对目的地的遐想。远方的吴城在青山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如同一颗颗点缀在长洲上的明珠,激发了人们对目的地的向往与探索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旅途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