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野山围面面屏,何人结屋趣方成。

好风吹过半湖碧,白鸟飞边一点明。

乘兴半春携酒约,隔山遥夜读书声。

买邻为爱茅斋近,试倩诗人状此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guóxīng访fǎngxiāoshìcǎotáng
sòng / chénwénwèi

shānwéimiànmiànpíngrénjiéfāngchéng

hǎofēngchuīguòbànbáiniǎofēibiāndiǎnmíng

chéngbànchūnxiéjiǔyuēshānyáoshūshēng

mǎilínwèiàimáozhāijìnshìqiànshīrénzhuàngqíng

注释
四野:四周。
山围:群山环绕。
面面屏:像屏风一样。
何人:是谁。
结屋:建造房屋。
趣方成:情趣正浓。
好风:清风。
半湖:半个湖面。
碧:碧绿。
白鸟:白鸟。
一点明:明亮的影子。
乘兴:趁着兴致。
半春:春意正浓。
携酒约:带着酒兴相约。
隔山遥夜:隔着山峦的夜晚。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买邻:买下邻居的土地。
茅斋:茅草小屋。
近:邻近。
试倩:试着请。
诗人:诗人。
状此情:描绘这份情感。
翻译
四周被群山环绕像屏风般展开,是谁在此处建屋,情趣正浓。
清风拂过半湖碧波荡漾,一只白鸟飞过,湖面上留下明亮的影子。
趁着春意正浓,我带着酒兴相约,隔着山峦,夜晚仍能听到远处的读书声。
为了邻近的茅草小屋,我愿意买下这片土地,试着请诗人描绘这份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景象。首句“四野山围面面屏”,形象地写出萧氏草堂四周被青山环抱,如同屏障般守护着这片静谧之地。次句“何人结屋趣方成”暗示了主人的品味与对自然的热爱,选择在此处建屋,享受生活的乐趣。

第三句“好风吹过半湖碧”,通过“好风”和“半湖碧”展现了春天的轻柔与湖水的宁静,给人以清新之感。第四句“白鸟飞边一点明”,进一步增添了生动的画面,白鸟飞翔在湖面上,与碧波相映,犹如点点星光,明亮而灵动。

第五句“乘兴半春携酒约”,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春日出游,带着酒意,兴致盎然,体现了友情的惬意。第六句“隔山遥夜读书声”,则通过远处传来的读书声,传递出知识与文化的气息,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买邻为爱茅斋近,试倩诗人状此情”,表达了诗人对草堂的喜爱,愿意为了亲近这样的环境,甚至愿意买下邻居的宅子。他邀请诗人来描绘这份情感,显示出他对萧氏草堂的赞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清溪晓行

瀰瀰一溪水,滔滔终古清。

晃漾吸初日,风静波不生。

冲烟出孤棹,微闻欸乃声。

寄言彼渔父,吾欲濯吾缨。

(0)

句·其三

一樽溪上别,孤棹雨中行。

(0)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其五

北来快顺一篙駃,南去间关百丈牵。

世事从来且如许,下滩船看上滩船。

(0)

府判再示楹字韵诗再和之

别驾宝横道,冷官槁代楹。

谁令尘土姿,近映冰壶清。

君家闽山阳,泉以蒙著名。

平生养正功,烱烱心地明。

我家古泉溪,四顾岩峦萦。

日迂长者辙,来往纷振缨。

湛泉偶趋风,嗽液咀流英。

古榕憩阴阴,绿竹哦青青。

泉鸣似唤客,盈耳清音泠。

欢谣动海隅,温诏来宸京。

只今游览地,回首真邮亭。

(0)

次瀛父诗

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

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

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

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

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

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

(0)

再游梅关书呈黄干

云边大庾岭,岭上一丛林。

送往迎来路,升高望远心。

年华今复古,人事古犹今。

唯有关门石,相看岁月深。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