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
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
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
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
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
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
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
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
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
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
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
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次瀛父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融合。
首句“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色与竹林的生机勃勃,仿佛它们正悄悄探入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接着,“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则点出了诗中的主体——一座坐落在幽静环境中的亭子,其稳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映成趣。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暗示了亭子的历史与命名由来,横浦之名或许蕴含着某种深意或故事。接下来的“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描绘了亭前泉水的清澈与月光下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通过对比方正与弯曲的水流,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随后的“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处。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赞美了一位名叫黄君的静修者,他的品质如同千人之中的佼佼者。接下来的“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描述了黄君在梅花盛开之地遇见诗人的情景,眼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表达了黄君在廉泉旁居住时,再次遇到了清冷的环境,或许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赞扬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其创作如同银河倾泻,超越了紫禁城的辉煌,展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与精神境界。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以醉翁亭作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与向往,仿佛置身于历史名胜之中,体验到了超越时空的美感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黄钟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
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
泽坚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
已无伯牙之手子期耳,三叹如此湘桐何。
溪藤捣霜寒夺目,硬黄瘦字疏相续。
墨花出袖吐春妍,一片玲珑水苍玉。
分明寄我孤山图,上有岁月书林逋。
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西泠桥畔黄昏景,船头鹤梦风吹醒。
一从马鬣锁荒寒,万古人间几香影。
苦吟老尽诗坛豪,穷愁到我心徒劳。
还君此画三太息,雪晴月映横窗梢。
橐驼雏生来,已高三尺馀。
昂头便觉气貌殊,学跪有礼端庄如。
主人念幼寒迫肤,覆以锦毯花模糊。
母步亦步趋亦趋,一旦百里力不瘏。
有时跳梁挽骏驹,耻在牛后嗤黔驴。
沙泉足饮草满墟,肉峰易耸身魁梧,看尔负重行天衢。
君莫唱杨柳枝,游子多别离。
君莫唱金缕衣,人老更无年少时。
自古唱歌易悲感,思入碧云愁黯黯。
阳关三叠不堪闻,河满一声肠已断。
君不见大风云飞扬,汉歌思沛乡。
又不见楚王气盖世,泣下愁乌江。
英雄胜负总尘土,一样萧萧白杨墓。
山河大地只如昨,歌声暗促年华度。
我来陇西成浪游,寂寞春残又到秋。
斜阳已落荒垒暝,片月自照交河流。
此时旅肠悲火热,陇西歌客歌清切。
学将鹦鹉树头声,化作杜鹃枝上血。
寒风不动马不鸣,馀音袅袅含馀情。
却疑古来出塞曲,至今流落传边庭。
我为沉吟愁不寐,怀古思乡赋歌意。
歌声已断歌思长,白云衰草天茫茫。
《夜闻陇西歌有怀牧庵左丞》【元·陈宜甫】君莫唱杨柳枝,游子多别离。君莫唱金缕衣,人老更无年少时。自古唱歌易悲感,思入碧云愁黯黯。阳关三叠不堪闻,河满一声肠已断。君不见大风云飞扬,汉歌思沛乡。又不见楚王气盖世,泣下愁乌江。英雄胜负总尘土,一样萧萧白杨墓。山河大地只如昨,歌声暗促年华度。我来陇西成浪游,寂寞春残又到秋。斜阳已落荒垒暝,片月自照交河流。此时旅肠悲火热,陇西歌客歌清切。学将鹦鹉树头声,化作杜鹃枝上血。寒风不动马不鸣,馀音袅袅含馀情。却疑古来出塞曲,至今流落传边庭。我为沉吟愁不寐,怀古思乡赋歌意。歌声已断歌思长,白云衰草天茫茫。
https://shici.929r.com/shici/vuDY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