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然心镜本昭明,况复涵虚混太清。
身有羽翰从迅逸,地非壶阆亦仙灵。
朗然心镜本昭明,况复涵虚混太清。
身有羽翰从迅逸,地非壶阆亦仙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明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自由与仙境的向往。首句“朗然心镜本昭明”以心比镜,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光明与清晰,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澄澈。接着,“况复涵虚混太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内心的清明与宇宙的广阔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身有羽翰从迅逸”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拥有羽翼的人,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精神状态。“地非壶阆亦仙灵”则表达了即便身处凡间,也能感受到仙界的灵气,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高远,不被世俗所束缚,能够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自由、超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东郊游赏情难尽,独有卢庄占佳胜。
不辞路远访幽居,门枕膏腴麦苗盛。
我公自是天池鳞,读礼暂为林下人。
绕庐绿树作俦侣,入户青山成友宾。
烹鲜命酒忘归去,村径还谙旧来处。
好鸟留人不住啼,垂杨马首苍烟低。
渊明归去来,初非薄五斗。
悠然独往意,寓兴诗与酒。
三径有菊松,门垂五株柳。
清风北窗下,羲皇以为友。
大书晋徵士,千载名不朽。
至今一篇辞,讽诵在人口。
良工得其意,模写出妙手。
后人能宝藏,什袭若琼玖。
传家岂不美,所贵德世守。
勉焉继高风,名宗庶无负。
客舍暄爱日,旗亭冽霜风。
故人有远宦,策马之关中。
识君今馀十五载,几度思君梦华采。
别后音徽烦屡寄,交谊重逢不曾改。
似君才调世岂多,手援健笔如挥戈。
门生问字每载酒,道士写经频送鹅。
九年作官南海上,文与波澜相浩荡。
今为冷椽向凤翔,岐山渭水周故疆。
陇云秦树真可画,绛帐横经复闲暇。
座上青毡自足娱,眼前白发何须怕。
我本疏狂迹不羁,与君情好最相知。
殷勤不劝杯中酒,寂寞徒吟卷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