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梅花未有诗,孤山马上又攒眉。
后人拈出前人句,作者元来自不知。
懊恼梅花未有诗,孤山马上又攒眉。
后人拈出前人句,作者元来自不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和靖爱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于前人诗句的感慨。首句“懊恼梅花未有诗”流露出诗人对梅花之美未能得到充分描绘的遗憾,他为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诗句来赞美梅花而感到懊恼。次句“孤山马上又攒眉”则通过“孤山”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骑马经过孤山时,梅花的清高与自己的无言以对形成对比,使他眉头紧锁,进一步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自己才情的自谦。
后两句“后人拈出前人句,作者元来自不知”,诗人指出后世之人可能会从前人的诗集中发现咏梅的好句,但这些句子的作者在当时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写出如此佳作。这既是对前人诗才的肯定,也寓含着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认为即使写出好诗,也可能不被当下所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感受展现了对梅花的独特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
钱塘江上弄潮儿,放船拉桨乘流澌。
短布单衫不盖膝,科头跣足暄朝曦。
自言大父官蓝田,堆金不计万与千。
阿侯年少邯郸侠,貂衣骏马珊瑚鞭。
儿年七八掌上珠,逢人称是千里驹。
双鬟左右列屏障,不教风著千金躯。
大僚特疏上天子,克剥脂膏饰罗绮。
坐辞华屋入囹圄,一家夜哭长安市。
当时珠履客三千,至今漂泊谁堪倚?
洪涛江上高于天,性命换得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