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
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
网者非一人,钓者非一匹。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先以贡至尊,后以输郡邑。
斯味固可嘉,不过助甜滑。
不若鼋与鼍,所取在皮骨。
鼋骨可疗病,痨瘵丸千粒。
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
疗病起人死,震鼓兵可集。
视彼口腹资,伊功反无及。
嗟我网罗人,到手先掇拾。
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
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
网者非一人,钓者非一匹。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先以贡至尊,后以输郡邑。
斯味固可嘉,不过助甜滑。
不若鼋与鼍,所取在皮骨。
鼋骨可疗病,痨瘵丸千粒。
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
疗病起人死,震鼓兵可集。
视彼口腹资,伊功反无及。
嗟我网罗人,到手先掇拾。
此诗《典试院中杂作五首》其四,名为《洞庭鱼》,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诗中以洞庭湖中的鱼类为喻,探讨了选拔人才的方法及其潜在的利弊。
首句“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描绘了洞庭湖广阔无垠的景象,水天相接,给人一种浩瀚深远的感觉。接着,“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则描述了湖面上时而升起的烟云,使得整个空间显得压抑沉重。这样的自然景观,既烘托了环境的壮丽,也为下文的比喻提供了背景。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将洞庭湖比作藏匿各种鱼类的家园,暗含了人才成长和聚集的意象。接下来,“网者非一人,钓者非一匹”指出捕捞(选拔)人才并非单一行动,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这里巧妙地将选拔人才的过程与捕鱼活动联系起来,形象生动。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表达了对某些特别优秀人才的赞赏,比喻他们如同珍贵的鲟鳇鱼,是难得的人才瑰宝。接下来,“先以贡至尊,后以输郡邑”说明这些人才首先会被推荐给高层(象征国家或朝廷),然后服务于地方,体现了人才选拔和使用的层级性。
“斯味固可嘉,不过助甜滑”是对这些人才贡献的肯定,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表面的甜滑上,而非实质性的贡献。这反映了选拔人才时可能存在的表面化倾向。
“不若鼋与鼍,所取在皮骨”将目光转向其他类型的鱼类,如鼋(鼋龟)和鼍(扬子鳄),强调它们的价值在于皮骨,即实际的物质或功能价值。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不同人才类型的不同价值取向。
“鼋骨可疗病,痨瘵丸千粒”、“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分别描述了鼋龟的骨头可以用来治病,扬子鳄的皮可以制作鼓面,产生巨大的声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隐喻了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疗病起人死,震鼓兵可集”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社会功能上的重要性,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动员军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表明了作者对于人才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地位的认可。
最后,“视彼口腹资,伊功反无及”表达了对那些仅仅追求口腹之欲、忽视人才真正贡献的批评。这句话提醒人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不应仅看重表面的物质利益,而应更重视人才的实际贡献和社会价值。
整首诗通过洞庭湖中的鱼类作为比喻,深刻探讨了人才选拔与利用的问题,既有对优秀人才的赞美,也有对选拔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天衣五凤彩,御马六龙文。
雨露清驰道,风雷翊上军。
高方令花外转,行漏乐前闻。
时见金鞭举,空中指瑞云。
妙算干戈止,神谋宇宙清。
两阶文物盛,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归来献明主,歌舞隘春城。
天乐下天中,云軿俨在空。
铅黄艳河汉,语笑合笙镛。
已见长随凤,仍闻不避熊。
君王亲试舞,阊阖静无风。
第二十九卷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
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
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
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
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谁怜苦志已三冬,却欲躬耕学老农。
流水白云寻不尽,期君何处得相逢。
弱龄诚昧鄙,遇胜惟求止。
如何羁滞中,得步青冥里。
青冥有桂丛,冰雪两仙翁。
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逍遥拟上清,洞府不知名。
醮罢雨雷至,客辞山忽明。
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岩壑。
岩壑树修修,白云如水流。
白云消散尽,陇塞俨然秋。
积阻关河固,绵联烽戍稠。
五营承庙略,四野失边愁。
吁嗟系尘役,又负灵仙迹。
芝朮自芳香,泥沙几沉溺。
书此欲沾衣,平生事每违。
烟霄不可仰,鸾鹤自追随。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辞辇复当熊,倾心奉六宫。
君王若看貌,甘在众妃中。
云日呈祥礼物殊,彤庭生献五单于。
塞垣万里无飞鸟,可是边城用郅都。
台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赐六宫衣。
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露幕拥簪裾,台庭饯伯鱼。
彩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知子当元老,为臣饯二疏。
执珪期已迫,捧膳步宁徐。
而我诚愚者,夫君岂病诸。
探题多决胜,馔玉每分馀。
荣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
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榆荚钱难比,杨花雪不如。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