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陈词,问以大道。大道伊何,嚷嚷闹闹。
云过不滋,水流泥淖。道在理中,理为道盗。
罗汉本领,恐不能到。敢问如来,不言而笑。
合掌陈词,问以大道。大道伊何,嚷嚷闹闹。
云过不滋,水流泥淖。道在理中,理为道盗。
罗汉本领,恐不能到。敢问如来,不言而笑。
这首诗《题画罗汉(其四)》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通过独特的手法描绘了对“道”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首先,“合掌陈词,问以大道”,诗人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向“大道”发问,展现了一种寻求真理的渴望。这里的“大道”并非指具体的道路或路径,而是抽象的、普遍的真理或宇宙法则。
接着,“大道伊何,嚷嚷闹闹”,诗人提出疑问,大道究竟是什么?然而,大道似乎并不平静,而是充满了喧嚣和混乱,这暗示了寻找真理的过程可能充满挑战和困惑。
“云过不滋,水流泥淖”,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寻找大道的艰难。云朵飘过,却并未带来滋润;水流经过,反而留下了泥淖,形象地说明了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迷茫,使得追求真理的道路变得艰难曲折。
“道在理中,理为道盗”,诗人在此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存在于万物的规律之中,而这些规律本身又可能是对道的误解或误读,即“理为道盗”。这表明了理解大道的复杂性,以及对真理的追求需要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
“罗汉本领,恐不能到”,诗人以罗汉为例,表达了即使拥有高深的修行和智慧,也可能难以真正触及大道的境界。这强调了追求真理之路的艰巨性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敢问如来,不言而笑”,诗人以“如来”这一佛教中的重要概念为对象,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深意丰富的问题:“如来”是否能以不言而笑的方式揭示大道?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佛教智慧的尊重,也表达了对直接领悟真理可能性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描述,探讨了对“道”的追求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以及对真理本质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哲学问题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对人生、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四十六年风电走,一昔勾留亦何有?
坐凭越酒发朱颜,起对胡天搔白首。
小时空作英物期,老去谁怜贱士丑。
命宫磨蝎如韩苏,闪闪箕星压牛斗。
议论犹堪千载前,功名竟落万夫后。
长劳吊客慰虞翻,哪复封侯询许负。
咄哉投笔老西陲,已矣扶锄隐难亩。
知己公偏爱惜深,归期我为低徊久。
虎符龙节更临边,瓯脱华离还设守。
扣囊愿出策二三,不获报君终报友。
昆仑插汉青巉巉,铭功大字书蝌蚪。
迎年箫鼓独愁听,送喜儿童聊笑受。
我家老同知我心,自洗瘿瓢重酌酒。
闹红丙夜簇华灯,生翠辛盘煎春韭。
志业不逮文章工,造化依然在君手。
试携长笛谱新诗,吹绿天涯万杨柳。
《阿克苏守岁呈朗公》【清·施补华】四十六年风电走,一昔勾留亦何有?坐凭越酒发朱颜,起对胡天搔白首。小时空作英物期,老去谁怜贱士丑。命宫磨蝎如韩苏,闪闪箕星压牛斗。议论犹堪千载前,功名竟落万夫后。长劳吊客慰虞翻,哪复封侯询许负。咄哉投笔老西陲,已矣扶锄隐难亩。知己公偏爱惜深,归期我为低徊久。虎符龙节更临边,瓯脱华离还设守。扣囊愿出策二三,不获报君终报友。昆仑插汉青巉巉,铭功大字书蝌蚪。迎年箫鼓独愁听,送喜儿童聊笑受。我家老同知我心,自洗瘿瓢重酌酒。闹红丙夜簇华灯,生翠辛盘煎春韭。志业不逮文章工,造化依然在君手。试携长笛谱新诗,吹绿天涯万杨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RWD5A27.html
壮岁事行役,吏牒相拘牵。
桐湖入残梦,鱼鸟三十年。
九峰故寒碧,即事徒华颠。
地高世责望,在眼馀憎怜。
背山构萝屋,数亩桑麻田。
归来抱黄犊,青磴聊夤缘。
盖眠袯襫破,觅胜绳鞋穿。
江天四寒雪,独钓归湖船。
岁熟易得酒,人閒真似仙。
细觅种树诀,载理逍遥篇。
泉之流兮汤汤,我之怀矣与泉偕逝而无忘。
泉之鸣兮泠泠,我之怀矣与泉偕滴而无声。
山下出泉兮于彼幽谷,我种我橘兮于山之麓。
泉橘相依兮其阴日繁以沃。
橘之香兮泉之冽,病者饮之兮浣彼肝肺。
泉之甘兮橘之香,病者饮之兮荡彼胃肠。
疫疠消亡兮神明内融,济人利物兮前人之功。
吾虽不及前之人兮,心与前人之心同。
我愿橘香兮不绝,泉兮不竭。
我心亦然,前与兹泉终古而不歇。